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毕业证书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原名毕节学院,是贵州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个亿,纸质图书99.99万册,电子图书128.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生9032人。有教职工914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409人、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260人。设有13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1]。。[5]
院系 | 专业(专业方向) |
人文学院[6]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汉语言文学 | |
历史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7]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8] |
人力资源管理[9] | |
会计学[10] | |
教育科学学院 |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11]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通信3g、4g方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物理学(师范) |
应用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化学 |
生态工程学院 | 旅游服务与管理(非师范专科专业) |
地理科学(师范) | |
生物科学(师范) | |
矿业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非师范)、采矿工程 |
测绘工程(非师范)、安全工程 |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
艺术学院 | 舞蹈表演、视觉传达设计 |
美术学(师范)、音乐学(师范)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12] |
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体育教育(师范)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14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409人、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260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行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97人、外籍教师3人。[1][13]
省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审批时间 | |
逻辑学教学团队[14] | 张学立 | 2011[14] |
省科研创新团队 |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审批时间 | ||
贵州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梁杰 | 2010[15]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1]
省级重点学科 | 生态学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 应用化学 |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 应用化学、逻辑学、特殊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1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学建设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农业部“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毕节综合试验站”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1]
省级特色专业 | 应用化学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精品课程 | 复变函数论、无机化学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17])
校级精品课程 | ||||
序号 | 所在院部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1 | 人文学院 | 古代汉语 | 卢凤鹏 | 2007年 |
2 | 外国语学院 | 综合英语 | 王乔英 | 2007年 |
3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 | 夏蔚兰 | 2007年 |
4 |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 动物学 | 王延斌 | 2007年 |
5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电磁学 | 王朴 | 2007年 |
6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复变函数 | 金瑾 | 2007年 |
7 | 人文学院 | 逻辑学 | 张学立 | 2008年 |
8 | 人文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母进炎 | 2008年 |
9 | 政治与法学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漆国江 | 2008年 |
10 | 政治与法学学院 | 毛邓三理论 | 刘晓红 | 2008年 |
11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物理化学 | 杨玉琼 | 2008年 |
12 |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篮球 | 王祯义 | 2008年 |
13 | 教育科学学院 | 基础心理学 | 李舒波 | 2009年 |
14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有机化学 | 刘高赋 | 2009年 |
15 | 人文学院 | 文学概论 | 刘代霞 | 2009年 |
16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高等数学 | 张云艳 | 2009年 |
17 |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学 | 陈坤浩 | 2009年 |
18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光学 | 彭双艳 | 2009年 |
19 | 政治与法学学院 | 伦理学 | 李萍丽 | 2009年 |
20 |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矿山岩石力学 | 刘玉成 | 2011年 |
21 | 人文学院 | 中国现代文学 | 刘克礼 | 2011年 |
22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政治经济学 | 陈兴才 | 2011年[18]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术研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科研机构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14个校级科研机构。[1]
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 | 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
省级工程中心 | 毕节学院化学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19])
序号 | 机构名称 | 所属部门 | 成立时间 |
1 | 夜郎文化研究所 | 毕节学院 | 2003年 |
2 | 毕节学院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研究所 | 毕节试验区研究院 | 2005年 |
3 | 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 | 毕节学院 | 2006年 |
4 | 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 | 毕节学院 | 2006年 |
5 | 黔西北民族艺术研究所 | 美术学院 | 2006年 |
6 | 毕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2006年 |
7 | 毕节学院黔西北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 | 人文学院 | 2006年 |
8 | 毕节学院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 | 毕节学院 | 2007年 |
9 | 毕节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毕节学院 | 2007年 |
10 | 毕节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所 |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2008年 |
11 | 毕节学院循环经济研究院 | 毕节行署、贵州大学 | 2008年 |
12 | 黔西北民族工艺服饰研究所 | 美术学院 | 2008年 |
13 | 毕节学院草地生态研究所 | 毕节试验区研究院 | 2010年 |
14 | 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研究所 | 毕节试验区研究院 | 2010年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科研成果
2011年,全校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scie、ei、istp、cscd、cpci-ssh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共35篇;出版专著11部、成果获奖15项。[20]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20-2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学院图书馆有藏书近51万册,期刊700余种,内容包括领袖著作、哲学、法律法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图书,并拥有《大定府志》、《贵州通志》、《明实录》、《四库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彝文古籍图书等珍贵文献;有包括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光盘、《四库全书》电子光盘等电子文献近千种,基本形成与学院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学院师生教学科研需要的有本校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22]
绣山图书馆
学术期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原名为《毕节师专学报》、《毕节学院学报》,1999年公开出版,是毕节地区惟一一家公开出版的刊物。1998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毕节学院,《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随之更名为《毕节学院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3]
艺术楼正面 | 学校北大门 | 艺术楼广场 |
学院路 | 绣山教学楼a栋 | 体育馆篮球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文化传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标志以“蜂巢”为设计理念,结合螺母、化学分子、冰晶等六边形结构,将工程的“工”字、贵工程字母“g”“g”“c”巧妙融合于标志图形中,用简练的直线和面状分割构成寓意深刻的图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徽
通过蜂巢结构象征建筑工程、以螺栓象征机械工程,以分子结构象征化学工程……,把工程的主要特征予以突显;在正六边形内变化组合出汉字“工”,直观表达“工程”之意;造型结构结合字母“g”“g”“c”,表达“贵工程”名称略语;图形结构特征与太极图形相似,蕴含万物互相转化、相对统一;循环相生、互动共生的哲学内涵;上下箭头及立体空间象征天、地、东西南北四方,构成完美“六合”①之意象。标志象轮船的锚,寓意沉着、厚重,夯实根基;向上的箭头,寓意贵工程欣欣向荣、发展创新,以及“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打开的书本以及笔尖造型,象征知识、学习,突出学校特征;标志形似现代建筑,具空间感,突出“工程”印象。开放性的空间,体现贵工程开放式的思维理念。
采用海天蓝和麦田黄两种色彩搭配,动静相宜,突出睿智、理性、宽广、活泼等特点。
标志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基本要素以简练、独特的图形展现,整体造型沉稳、和谐。准确传达地域、工程和知识等特征信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集中展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良好形象。[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训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
校训释义。现任校长
李奇勇。学校类型
师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