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毕业证、样板(样本)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学校前身为山东中医学院中专部, 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筹建济南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医学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为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本科教育特色名校建设单位。[2]山东协和学院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为山东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1]学校校园面积1480.5亩,设有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数17513个,学校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拥有13个二级学院(部)[2];有纸质图书187.31万余册,电子图书209.53万册,纸质期刊1376种,电子期刊19530种;有专任教师812人,学校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5602人。校内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建有114个实习实训基地。[2]。校 训
明道致远 德和崇文
校 歌
《协和之歌》
主要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汽车学院、国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
学校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
学校代码
13324
主要奖项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简 称
协和
创办时间
1993年
类 别
民办大学
学校类型
医药类
属 性
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山东特色名校工程(2014年)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现任校长
盛振文。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类别
民办大学
学校官网
http://www.sdxiehe.com/home。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学校类型
医药类
属性
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山东特色名校工程(2014年)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
专科专业 |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国际学院 | 商务英语 | 旅游英语 | --- | --- |
人文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数控技术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工程造价 | 工程监理 | ---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建设工程管理 | --- |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疗美容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中药学 | 康复治疗技术 | 康复治疗技术 | |
经济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市场营销 | 电子商务 | --- |
物流管理 | 会计 | --- | ---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数字媒体技术 | 软件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 --- | --- | |
护理学院 | 助产 | 护理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 |
汽车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 | --- |
本科专业 |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国际学院 | 英语 | --- | --- |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造价 | 工程管理 | ||||
交通工程 | 测绘工程 | ---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
软件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
经济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会计学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财务管理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助产学 | --- | ||||
人文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音乐学 | --- |
以上资料来源[14]
山东协和学院师资力量
山东协和学院(11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6.5%;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3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5人,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3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盛振文[15]
省教学名师(3名):盛振文、王桂云、李来胜[15]
省优秀教师(1名):王桂云[4]
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1名):张兆松[15]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中医护理学教学团队、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16]、旅游管理教学团队[15]
(注:以上仅列举有参考资料部分)
山东协和学院教学建设
实训中心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实验中心、建筑工程
山东协和学院(9
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医护实验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58个实验室;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价值110余万元的千吨级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高仿真的会计、旅游、物流等实验实训室。[1]
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工程训练中心[1]
实验中心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医护实验中心建设有基础护理、基础医学、临床技能、形态机能四个实验教学平台和一个模拟病区。共有92个实验、实训室,两个标本馆,两个标本室。[1]
医护实验中心按照医院模式建设了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icu、普通病房、儿科病房、温馨病房等,中心除完成正常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中心建设任务外,还承担了实验室开放及乡村医生培训学习等工作。[1]
质量工程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群3个,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
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编写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1]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医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15]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医护实验中心(护理)实训基地[15]
国家“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17]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中医诊断学[18]
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中医诊断学[18]
省级精品课程群(3个):电工电子系列联合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护理技能与人文课程群,包括护理管理学、护理健康教育学、护理心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基于企业应用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课程群,包括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综合实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19]
省级精品课程(22门):电子商务概论、中医护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混凝土结构、工程制图、妇产科护理学、网络组建与安全综合实践课程、库存管理、机床电器控制与plc、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现代机械制造装备、excel统计分析、旅游资源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市场营销、钢结构、建筑抗震、砌体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7]
省级示范专业(1个):护理专业[17]
省级特色专业(3个):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护理学专业[20]
(注:以上仅列举有参考资料部分)
教学成果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0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1]在科技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0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获省级奖126项,其中一等奖32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2013年,学校在山东省创业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2015年,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1]
2013年至2016年的三年内,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学金4117人;涌现省市级优秀学生(学生干部)97人,先进班集体11个,优秀毕业生728人。学生在国家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在省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5项。[1]
2016年8月,第二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山东协和学院推荐的《随身译员》,获得创意组银奖。《随身译员》由徐慧娟老师指导,英语专业15级1班王凯为项目负责人。[22]
2016年6月4日,“中华会计网校杯”第六届全国校园财会大赛山东省赛区决赛在济南举行。来自山东省内34所高校参加了此次决赛,山东协和学院代表队获山东省赛区决赛二等奖。[23]
山东协和学院学院荣誉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诚信建设先进院校”;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山东省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学校奖”;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五a级学校”,并连续六年评为“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2]
2016年9月,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24]
2017年3月,学院获2016年度山东高校优秀新闻奖。[25]
山东协和学院学术研究
山东协和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校级科研团队3个:工程造价与管理研究团队、结构抗震减灾研究团队、工程结构抗火研究团队。[26]
山东协和学院建设成果
立项成果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承担国家科研立项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14项,厅级科研课题3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共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68项,其中一等奖6项。[27]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获中国解剖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
专利成果
2014年10月,机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潘爱珍、老师张光腾等组织申报的“一种固液双态通用高效蒸馏乙醇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乙醇蒸馏工艺”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审核,成功获批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权人为山东协和学院,专利权自2014年8月20日起,专利号为zl201210300742.7。该发明专利为2010年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固液双态通用高效蒸馏设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j10ld74)的研究成果。[28]
山东协和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山东协和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2万余册,电子图书27.5tb,各类期刊3519种,有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是“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书馆示范单位”。[1]
学术期刊
《山东协和学院学报》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准创办,为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协和学院主办的季刊。学报作为反映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成果的平台和展示学院学术文明进步的窗口,是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山东协和学院合作交流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全国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有铨教授,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崇杰教授,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专家李玉福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高英茂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济南大学魏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体勤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先后到学校讲学。[27]
山东协和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外
校园风光(4
高等院校建立了姊妹院校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科研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与教育交流,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中国台湾东吴大学、韩国韩瑞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韩国草堂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7]
山东协和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先后与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104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1]
山东协和学院文化传统
山东协和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
(1)校标以代表生机、活力与激情的橙红色为基调,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内圆为阴刻篆体“和”字,红底白字,外圆上下分别为中(欧阳中石体)英文学校名称,白底红字。[29]
(2)校徽为白底橙黄色文字,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寓意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同力奋进
校徽
。同时,橙黄色属于暖色系,代表着活力、快乐、幸福,寓意山东协和学院是每一位师生员工学习的场所、成长的舞台、幸福的港湾。外部圆环绕着学院中文与英文,象征着学校既重视中国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兼重文化的多元性。中间为一个“和”字,既代表这“山东协和学院”,又蕴含着协和学院特有的“和合文化”。同时,“和”字采用古文样式,寓意学校高度重视国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9]
(3)校徽是学校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学校校徽本着美观大方,简洁明快而又寓意深刻的设计理念,注重形式美观和视觉冲击力的统一,凸显学校特色。[29]
(4)校园和合文化内涵是和谐合作,和合向上,协同奋进。[29]
山东协和学院精神文化
校训
明道致远,德和崇文[29]
校风
诚信、奉献、求真、务实[29]
学风
勤学、善思、笃行、创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