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毕业证样本图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50余人,在校学生6000余人;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建成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超过1000余名留学生。学校与国际乒联、国际手联、国际田联、中国篮协、中国田协、中国铁人三项协会等体育组织开展合作共建。[1]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上海体育学院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学校,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是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学校,拥有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1]。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上海体育学院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学校,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是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学校,拥有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1]。知名校友
孙海平,施之皓,邹市明,丁宁,何超,孙全洪
主管部门
国家体育总局
硕士点
2个一级学科 个
博士点
7 个
校 训
身心一统、兼蓄竞攀
主要院系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6 个
学校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世界一流学科
体育学。简 称
上体、上海体院
创办时间
1952年11月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体育
属 性
省部共建高校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学校类型
体育
属性
省部共建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主管部门
国家体育总局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孙海平,施之皓,邹市明,丁宁,何超,孙全洪。(9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4%;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人,其中教授77人。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1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海外名师”2人。
截至2012年,有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从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十余人。5人在亚洲体育科学理事会、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协会和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兼职,6人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人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1人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5]
上海体育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学院有12个二级院系,开设本科专业17个。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演艺方向)
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
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解说方向)
经济管理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舞蹈编导(体育舞蹈方向)
国际教育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附属竞技体育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乒乓球学院:运动训练(乒乓球方向)[6]
中国铁人三项学院[7]
上海体育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2年,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硕士点12个。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群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中国武术博物馆为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另有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其中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和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等教学训练实体,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以及各级各类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任务。[8]
博士 | |||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 指导教师 |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 |||
01城市体育 | 李建国 | ||
02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 | 刘志民 | ||
03体育伦理与管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教育 | 龚正伟 | ||
04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 缪佳 | ||
05休闲体育;公共体育服务 | 郭修金 | ||
06体育与科技、公共体育 | 董传升 | ||
0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 | 刘坚 | ||
08锻炼心理 | 章建成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 |||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 | 潘珊珊 | ||
02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 娄淑杰 | ||
03力量训练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影响 | 周里 | ||
04运动心脏病生理学 | 常芸 | ||
05高原训练与低氧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运动员控制体重的理论与方法 | 冯连世 | ||
06体质测量与评价 | 江崇民 | ||
07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恢复、大众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 田野 | ||
08运动干预防治代谢综合症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医药抗运动疲劳的机制与应用研究 | 衣雪洁 | ||
09运动与生理机能 | 胡敏 | ||
10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 陈佩杰 | ||
11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 | 王人卫 | ||
12运动与骨生长代谢;中医运动医学 | 邹军 | ||
13运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 李国平 | ||
14运动创伤微创治疗 | 李方祥 | ||
14运动心肺功能;心脑血管病运动干预与运动处方 | 马云 | ||
16运动系统基础和临床研究;生物力学和运动控制 | 黄强民 | ||
17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与修复;运动、营养与健康 | 伊木清 | ||
18运动生物力学 | 刘宇 | ||
19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人体运动分析及计算机仿真、体育工程) | 郝卫亚 | ||
20运动生物力学 | 毛德伟 | ||
21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 | 章建成 | ||
22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 周成林 | ||
23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 张忠秋 | ||
24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 李安民 | ||
25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 任杰 | ||
26运动技能控制的神经心理机制 | 张剑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 |||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吴瑛 | ||
02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 司虎克 | ||
03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 邵斌 | ||
04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 张辉 | ||
05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 | 吴贻刚 | ||
06学校体育 | 平杰 | ||
07 学校体育 | 唐炎 | ||
08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多维度下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 王兴 | ||
09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 王德新 | ||
10体育与国际政治,学校体育 | 舒盛芳 | ||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 |||
01武术教育教学和训练竞赛理论与方法 | 赵光圣 | ||
02武术文化与社会 | 戴国斌 | ||
03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 姜传银 | ||
04武术传播;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郭玉成 | ||
05民族民间体育 | 倪依克 | ||
0403z1体育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 |||
01体育发展战略与体育产业管理 | 张林 | ||
02体育赛事与体育产业管理 | 刘东锋 | ||
03体育服务与体育产业管理 | 刘兵 | ||
04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管理 | 戴健 | ||
05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曹可强 | ||
06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博彩 | 李海 | ||
07体育产业政策与体育赛事管理 | 黄海燕 | ||
08体育产业及体育管理 | 白跃世 | ||
09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 | 鲍明晓 | ||
0403z2体育工程学 运动科学学院 | |||
01体育工程 | 刘宇 | ||
02体育工程、体育信息技术 | 虞丽娟[9] |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备注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
01、体育历史与文化 02、外国体育 03、城市体育 04、社会体育 | |
050301新闻学 | |
01、体育文化传播 02、体育新闻理论与实务 03、体育宣传与媒介服务 | |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一般要求报考本专业考生本科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或武术专项,并具备较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 复试参考书为《中国武术教程》、《中国武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2010年出版 |
01、武术历史研究 02、武术文化 03、武术教育 04、武术传播 05、武术科学化训练 06、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 |
0403z3体育赛事运作 | 报考体育赛事运作和体育管理专业的考生,考试科目611体育学专业综合,分为教育学、体育运动概论及体育管理学三个部分。复试不再加试《管理学原理》。 除体育赛事运作和体育管理两个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考试科目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不变还是分为教育学、体育运动概论及运动生理学。 |
01、体育赛事组织管理 02、体育赛事营销 03、体育赛事评估 | |
0403z1体育管理 | |
01、竞技体育管理 02、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03、体育信息管理 | |
0403z4休闲体育学 | |
01、休闲体育开发与市场运作 02、休闲与文化 03、体育舞蹈编导与推广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 |
01、体力活动及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及监控 02、运动对机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03、运动疲劳、创伤与康复 04、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 05、运动营养 | |
100216运动医学 | 一般要求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须有医学教育背景,已获得或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
01、运动创伤 02、运动营养 03、运动医务监督 04、运动康复 | |
040203应用心理学 | |
01、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02、竞技运动心理 03、体育与锻炼心理 04、运动生理心理 | |
0403z2体育工程学 | |
01、运动工效学方向 | |
02、运动人体科学方向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一般要求具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或相关体育学教育背景(05方向除外) 05方向要求考生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并熟悉编程、c语言等基本技能 04方向同时招收单独考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名,网上报名时选择含“单独考试”字样的科目组 |
01、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02、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03、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04、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05、信息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 |
体育硕士 | 01、02、04方向限本科专业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报考[10] |
上海体育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教学实验中心1个,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11]
国家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育教育实验中心
上海市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实验教学中心
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
国家级精品课程:武术、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12]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运动解剖学、大众足球、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学校体操、体育传播学、民间体育实践指导、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赛事管理、拳击理论与实践、体育场馆管理[13]
教学成果
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常态化的校内教学质量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按照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0余篇硕、博士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本科生科创作品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学校建立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机构“蕴瑞学苑”,探索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曾获得5枚奥运会金牌、1枚奥运会银牌、5枚奥运会铜牌、28枚世界锦标赛金牌、39枚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金牌;3人3次打破世界记录、2人12次打破亚洲记录;为上海市获得了18枚全运会金牌。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教练员,如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等。通过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实地评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上海体育学院。与中国篮协和中国田协共建篮球学院和马拉松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对外交流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试点院校,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在校留学生超过1000名。
学校广泛拓展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建有1个中美学校体育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欧比较体育合作研究中心,聘请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的体育特使奥吉等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海外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与卢森堡大公国合作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已开展与科隆体育大学等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办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在澳门合作举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大力深化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目前,中国乒乓球学院已被命名为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11]
上海体育学院学术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基地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已建成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上海市蔡龙云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高校三个大师工作室之一)。依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保障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对抗性竞技运动和游泳等项目的奥运会科技攻关和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学院作为立项主体的国家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正在建设中。[11]
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14]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动健身科技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15]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承担的国家级、省(市)部级课题和奥运攻关服务类课题逐年增加,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并开创了中国体育学术论文进入 sci 零的突破。2008年至2012年,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9项,年均立项科研经费1328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授权知识产权53项。在sci、年ssci、cssci、cscd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在全国同体育院校中居于首位。
“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竞技体育对抗性项目致胜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中至少有10枚以上与学校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直接相关,获得北京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1项。依托省部共建运动健身科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第一条基于互联网的“市民体质网”和“上海市民健身热线”,研究成果“上海市民体质网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获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依托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体育赛事运作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示范园”,完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并被国家统计局采纳用于全国体育产业统计。
截止至2017年10月,近5年来,科研经费总量近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7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sci、ssci、a&hci收录论文300余篇,中文论文被cscd、cssci收录1300余篇。[16]
上海体育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图书馆老大楼藏有近60万册图书,其中中外体育及相关专业图书20多万册。新大楼有中外文体育及相关专业报刊600余种,还拥有比较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书、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料,例如读秀,中国知网,ebsco,elsevier等)。
学术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在国内同类期刊评比中排名第二。[17]
《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全国“百强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校园环境
绿瓦大楼:前身是旧上海政府大楼,后为学校行政办公楼,是本校学校的标志建筑物,历史悠久,且上海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里面有院办、组织部、宣传部、后勤产业处、科研处、学报部、研究生处、教务处、武保处、财务处、设备科、招生办等学校行政机构的办公地点。大礼堂是学校用来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
新教学楼
新教学楼:大部分的文化课程可都是安排在这里上的,四楼还有语音教室,一般多用作上课使用。另外学校在晚间也会开放一些教室用于同学们自习。
老教学楼:计算机培训基地,也是学生上机的地方。三楼的语音教室,可供英语学习。
老图书馆:一楼是图书外借处,一卡通一次最多可以借8本,二楼是书刊杂志的阅览处,三楼查阅专业杂志,里面科研报刊、专业知识包罗万象,查阅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
图文信息楼:即图文信息大楼,2006年建成,总面积约7450平方米。新大楼
校园风光(11
设有七个阅览室/区(报纸?阅览检索区、图书阅览区、中文期刊?体育图书阅览室、研究生论文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一个期刊库房。
学生活动中心:三楼舞厅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二楼的报告厅举办学术报告和召开中小型会议。
报告厅旁边是团委、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学生会办公室,一楼是跆拳道馆和击剑房。
科研楼:里面是运科专业的教学办公地点,两个国家实验室。二楼通宵阶梯教室。
解剖楼:解剖学上课的地点,里面有珍贵标本。
田径场:分东、西田径场,东田径场面积19316.96平方米,由9根跑道组成,中间是天然草皮足球场。西田径场面积18540平方米,由8根跑道组成,这里也是天然草皮足球场,已经达到举办国际级赛事的要求。每片场地都有标准400米跑道。2002年改造成塑胶跑道。中间绿草丛丛,映衬四周红色跑道,给人心旷神
学生活动中心
怡的感觉。主要供本科与竞校的教学与训练使用。其中撑杆跳高的亚洲纪录保持着高淑英从这里训练出来的。
足球场:分东、西及中央足球场,中央足球场面积7000平方米,东、西足球场面积各约8811.84平方米。中央天然草坪足球场,东、西两片足球场是国内比较先进的人造草坪,既能满足教学、训练使用,也能为足球爱好者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课外免费向本院师生开放,双休日也用来对外开放。
人造草坪网球场:网球爱好者的活动场所,由四块标准网球场地组成,除教学训练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免费对全校同学开放。
室外篮球场:常用的篮球场地,在人造草坪网球场的隔壁,除了用于教学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对全校同学开放。
室内田径馆:该工程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田径馆设有拳击馆、武术馆、健身馆等,是中国武术协会常务基地;据悉,该田径馆乃亚洲第三大室内田径馆。
田径场
篮球馆:又称“白宫”,建筑面积为5508平方米。该馆为二层大型混凝土灌注结构。一楼东侧为摔跤、柔道训练,西侧为武术训练,二楼是篮球的本科教学与训练。
排球馆:面积3230平方米,它是供排球、男子散打、女子散打、乒乓球本科的教学与训练使用。其中一楼西侧为排球训练馆,它由3片标准排球场地组成,一般情况院队专项班下午训练,普修班本科学生上午和晚上上专业课,双休日对外开放羽毛球场地;一楼的东侧是男子散打和女子散打训练馆,这里有女子散打世界冠军吴钞来等优秀运动员;男子也训练出了多位世界冠军。二楼是乒乓馆面积260平方米,可放20余张乒乓桌。
综合馆:这里是八运会的摔跤项目比赛场,已改建成综合的体育场馆
综合馆
。主馆的训练场地,可进行篮球、排球、手球、羽毛球、体操、武术等多项体育训练活动。除了教学训练外,平时主要以羽毛球场对外开放,不过在综合馆内活动就需要一些费用。
综合馆橡胶网球场:综合馆有6片水泥网球场,面积2800平方米,也主要用于本科的教学与训练,每年还是国家软式网球队的定点训练基地,它为国家软网队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这几片场地课余时间进行对外开放,因为它的设施比较齐全,有400平方米休闲大厅,男女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等都宽敞明亮。
健身房:面积250平方米,跑步机、拉力器、哑铃、综合训练器、杠铃、臂力练习、腿部肌肉练习等各种训练器齐全,它主要承担本科学生的力量练训等,在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对外开放。
体操房:始建于1956年。分南北两个场馆,建筑面积分别为1604平方米和1424平方米。学校花费大量资金
舞蹈房
对老体操房进行整修,使其焕然一新,同时还把辅助馆装修成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舞蹈房,内有音响设备、钢琴、化妆间,里面是吸顶式空调,更衣室,淋浴室设施齐全,它主要供本科与竞校的教学与训练使用,课外也及双休日用来对外开放。开设了健美操、形体芭蕾、逾迦、成人拉丁舞等多项体育活动项目。
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是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世界第一家以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为题材,全方位展示中国武术悠久的历史,再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博物馆。该馆的一期和二期工程都已顺利完工,中国武术博物馆二期工程增设武术器械厅、武术名人厅、武术拳种厅、武术典籍厅四个展厅。
室外高尔夫练习场:2011年开工建设,2012年年底建成;作为上体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教学之用;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立项建设;
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体育总局唯一命名的国家体育科技示范园
据悉,建成后的中国武术博物馆将发挥服务教学科研、展示教育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功能,并将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武术走向世界。
另外学校还新建了一座新的综合馆,和室内田径馆。新的综合馆内拥有大型的室内温水游泳池。综合馆的一部分设施采用了与一兆韦德公司合作的方式经营,首期签约年限为8年。
休闲馆:该场馆拥有设施主要有:舞蹈房、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武术馆、跆拳道馆体操房、室内网球馆等组成,主要用于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教学使用。
上海体育学院文化传统
上海体育学院社团
学生社团分为思想学术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实践服务类等四大类别。我院学生社团发展势头很好,至2012年已有72个注册社团,我们本着鼓励优秀社团,优化校园文化的原则,对各个社团进行了适当的筛选,现有学生社团的数量比较适中,总体质量也比较高。四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基本齐头并进,在很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思想学术类
7 大学生思源理论研究会(各系设分会)、《精武风采》部、《弄潮》部、《地平线》部、《印象》部、新闻学会、自律会刊
文化艺术类
16 雷雨剧社、电影协会、漫画协会、体育时装表演团、摄影协会、书画协会、《追求》部、《秋枫》部、排舞协会、东升协会、bob街舞协会、《星之眸》部、音乐艺术协会、星璨歌手协会、英语剧社、体育表演团
体育健身类
30球迷协会、跆拳道协会、舞龙队、舞狮队、棋牌社、西洋剑社、民间传统体育协会、足球俱乐部、篮球协会、拳击协会、健身健美协会、传统武术协会、网球协会、游泳协会、体质健康测评俱乐部、排球俱乐部、mma格斗协会、nfl腰旗橄榄球协会、手球协会、pingpang-当道协会、瑜伽协会、高尔夫协会、羽毛球协会、台球协会、空手道协会、滑板协会、轮滑协会、噜拉拉协会、国际标准舞协会、健步球协会
实践服务类
20 志愿服务团。上体创行团队、dv协会、电脑协会、英语角、读书俱乐部、呐喊协会、裁判协会、健康美俱乐部、车迷协会、子衿心理协会、推拿针灸俱乐部、体育彩票研究会、特奥志愿者服务团、伊人调色馆、飞越形象创意社、疯狂上海话协会、i才就业联盟、p.e.c协会、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上海体育学院校园活动
新生节
每年新生入学是校园最为热闹的一段时间。引导新生了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了解学校现状和所学专业的特点,增进与同学的交流,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让新生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集体的温暖,更好地营造体院的人文氛围,提高新生的人文素养,丰富新生的业余生活,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教育节
旨在加强该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生活,增进我院师生的相互交流,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创造提高教学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期间将会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活动。
记者节
以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新闻系为主体,开展各类与记者、媒体有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先后开展了“我眼中的体院”摄影大赛、新闻作品大赛、新闻论坛、dv协会作品展、“新外之声”主持人大赛等活动,旨在增强全院学生对体育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体育节
体育活动也是增强集体荣誉、扩大交流的良好途径。我们每年都面向全校各院系举行体育节随着校运动会的开幕,篮普杯、足普杯、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将相继展开。 艺术节
艺术节是传统的文化节日,在此期间分别将开展教职工书画展、十大校园歌手大赛、“一二?九”歌咏会、情景时装大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周、雷雨剧社专场演出、闭幕式艺术团专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将极大丰富我院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寝室文化节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文化比武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各类寝室文化活动。通过开展诸如文明寝室评比,寝室文化征文比赛、才艺大比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同学的团队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月
主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三学生教育实习期间开展系列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特别是体教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期间开展实习生谈实习感受、博士半月谈、博导与大学生谈人生等特色活动。
英语节
旨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更好地将英语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各系部之间的交流。相应地将开展体育英语术语知识竞赛、英语原版电影欣赏、英语歌曲大赛、英语片配音比赛等活动。
社团文化节
旨在促进学风建设,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规范社团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在此期间将开展社团文化节形象大使比赛、各社团风采展示、明星社团评比等活动。
读书节
旨在营造“文武兼蓄”的校园人文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并帮助同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自身修养。
绿瓦人节
主要针对毕业生,在毕业生中开展“爱国、荣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毕业生与母校、园丁之间的感情,使毕业生在离校时能感受母校。
暑期社会实践月
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塑造、培育、弘扬上体精神,进一步增强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奉献青春智慧,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学院领导
上海体育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崟 |
院长 | 陈佩杰 |
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 陈晓峰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詹萌 |
党委副书记 | 潘勤 |
副院长 | 平 杰 |
副院长 | 施之皓[18] |
副院长 | 毛丽娟 |
副院长 | 王兴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