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攻略 » 正文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19年样本(模板)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电子类专业为主的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属性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主要院系

计算机技术系、电子技术系、技术物理系、机械技术系、社会科学部等

知名校友

王方华、杨富尧、朱爱康、高宏达、张小舒、忻福良、李安等

学校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金沙路280号。1970年11月,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嘉定东门校址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

197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8年6月,复办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分部

1978年10月,改制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部。

1981年1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

1993年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1994年5月,与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

上海科专建校35年,1959年至1969年,培养2233名中专生、274名工人班学员;1972年至1976年,培养三年制大专生240人;1978年至1993年,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871人。[1-2]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原址复校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2001年4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科专在原址复校,定名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海科技学院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7张)

2008年5月23日,学院举行了五十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仪式。原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丽玲,原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原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院长阚敏,原科技二校和科专的领导忻福良、常增庆、杨天、马忆冰,学院董事长朱建新、董事袁晓军和学院领导、全体教职工、部分学生代表,与一百多位校友参加了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仪式。

上海科技学院50周年校庆时收到的科技部贺信

2009年10月18日,上海科技学院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相关领导、兄弟院校代表、历届校友及社会各界来宾出席大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嘉定区委副书记曹一丁、学院董事长朱建新发表了讲话。兄弟院校代表、嘉定区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分别致辞。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慕尧和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姚海同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会”揭牌。庆典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庄顺根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晓明,嘉定区委、区政府等发来贺信和题词。[3-5]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科技二校诞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复旦中学暨科技二校的校门(摄于1959年)

1959年2月,为了满足“大跃进”对科技人才的需要,上海市委教卫部、上海市科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以及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筹建,将复旦中学高中部改为“上海计算技术学校”。1959年10月,因扩大专业改名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简称科技二校),直接受中科院上海分院领导。1960年2月,学校从复旦中学校址迁往嘉定东门。

学校迁到嘉定后,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边建设边教学。1961年2月和7月,上海电子学校和上海计量学校先后并入科技二校,充实了办学力量。学校设有计算技术、电子学、精密机械、技术物理四个专业,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为了贯彻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先后建立了无线电基础、脉冲、微波、精密机械、测量及仪器等实验室,扩建了金工车间和无线电车间。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一定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中专学校。从1959年至1969年的十年间,共培养了2233名中专生、培训了274名工人班学员。[6]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科大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科技二校建校三年,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条件,为科研单位和工厂输送了600多名中等专业人才。1961年贯彻党的“八字方针”,学校将原设有的计算机、电子学、技术物理、力学、海洋、天文地球物理七个专业调整为计算机技术、电子学和技术物理三个专业。学校在职教工170人,在校学生865人,图书资料30811册,占地面积15493平方米。

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雷锋爱校团团圆卡(3张)

1963年3月,根据上海市科委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党委指示,科技二校划归上海科技大学,明确科技二校是在科技大学党委统一领导下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暂不改名,仍使用原来印鉴,党的工作、思想工作、教学工作、招生工作、学生分配工作以及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重大问题均在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和校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上海科技大学行政各处室与科技二校各科室业务上属指导关系。财务经费统一由上海科技大学制定预算,科技二校在银行保存单独户头,可直接提款;毕业分配原则和方案经科委和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决定批准后,由上海科技大学人事处和科技二校人保科具体执行;市高教局中专处对科技二校仍保持业务指导关系,工会仍保持由市教育工会直接领导,团委仍保持与团市委联系,民兵工作仍由县武装部直接领导。

在本市工厂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先进工人100名进入“工人班”学习,学制二年,主要是提高文化知识,作为上海科技大学工人班预备班。二年后,成绩合格转入上海科技大学工人班继续进行学习,成绩差者回原工厂工作。[7]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文革时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67年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介绍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教学工作无法进行。1968年3月21日,上海科技大学革命委员会批准科技二校成立革委会。4月2日,上海科技学校革命委员会宣布,废除“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

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

1969年12月,学校划归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领导。1970年11月,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决定,将局所属两所大专(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和两所中专(上海科学技术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校址仍在原科技二校内,直接受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领导。1975年5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从1972年到1976年,除招收了几百名短训工人学员外,只培养了电视、医电、无线电整机专业三年制大专生240人。“文革”期间,学校教育秩序被破坏,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仅是“文革”前的十分之一。[8]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恢复办学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大学校门(9张)

1978年6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复办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划归上海科技大学领导,计划招收中专生150—200人。9月6日,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与上海科技大学签订了原科技二校从上海市仪表局“七·二一”工人大学分出的协议书。9月9日,上海科大工作组进驻科技二校。10月11日,市教卫办批复同意将科技二校作为上海科技大学分部,停招中专生,招收四年制本科大学生240名,设置计算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视技术三个专业。12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学党委成立上海科大分部领导小组。1979年6月9日,市教卫办通知,上海科大分部受上海科大党委领导,相对独立,市高教局给予另立户头,并在校门挂上“上海科技大学分部”的校牌。

1980年4月,上海科大分部成立学术小组,制订了学术小组暂行条例。6月,学校颁发《关于加强教学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要求各专业认真制订和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主讲。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试制度,搞好平时测验。

1980年7月,市高教局批复同意学校设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技术物理三个专科专业,规模1000人,为国家和本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工业部门培养其需要的实验技术人才。为此,学校召开部务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并制订具有大专特色的教学计划问题。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校门(摄于1984年)

1982年4月17日,市高教局批准学校将“电视专业”改名为“电视与电声技术专业”。7月28日,学校调整了组织机构设置,设校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宣传科、教务科、总务科、基建科、膳食科、财务科、设备科、图书馆、工会、团委、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校仪器厂;调整了专业设置,设计算机技术系、电子技术系、技术物理系三个系,设有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及应用、电子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电视与电声技术、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电子元件与材料等专业。

1983年,学校将学生的人民助学金逐步改革为奖学金,打破了学好学差一个样状况,同时,从实际出发,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也给予关心和补助,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1978年到1993年,学校共培养毕业生3871人,其中本科生240人。毕业生有较强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学校赢得了声誉。[9]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改名上海科专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市府任命桂永安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校长

1981年8月,市高教局、市计委、市教卫办和科大领导来校视察,认为在上海科大分部办大专很适合。为此,上海科大分部召开部务扩大会议,讨论了校名问题,把学校名称改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9月1日上海科大党委向市教卫办请示,将上海科技大学分部改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改名后的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建立党委,在行政建制上作为一个独立单位。

1981年12月23日,市高教局发文,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将上海科技大学分部改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改名后的学校,行政上独立建制,属市高教局领导,享受其他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的待遇,党的关系仍属上海科大党委领导。学校主要设置电子类工科专业,学制三年;在校学生规模暂定为1000—1200人;着重为本市科委、经委系统培养生产技术和实验技术人才。12月24日,学校召开学代会,宣布了学校的更名。明确以上海科大分部名义招生入学的学生毕业仍发上海科大分部毕业证书。校门同时挂“上海科技大学分部”和“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两块校牌。[10]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教学改革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4张)

1980年9月,学校将电子基础实验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采用单独设课,实验室不再按理论课名称设立,而是按开设课程的要求建立,编写自成体系适合实验教学的教材。改变了过去实验室属于某一门理论课,实验跳不出理论课内容,造成理论与实验内容重复现象。实验单独设课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与此同时,学校又实行开放实验室,将实验室设备仪器向师生开放,全校师生可凭证借用实验室工具或资料说明书,使用仪器做实验预习、实验考试复习、课外电子制作、电子产品维修等,实验室每周开放十个半天。5年中,约有2万多人次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2年起,学校举办“电子实验技术竞赛”,每年一次,学生都可参加,共举办四届,参加比赛学生有400多人次,锻炼了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电子制作水平。如学生制作的“声控彩灯”、“电感电容测试仪”、“调频无线话筒”、“立体声频收音机”等在校际实验评估展览会上展出,获得了好评。[11]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办学特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为实现教学现代化,学校设置了闭路电视演播系统,开展了电化教学。学校具有较多的教学实验室和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及计算中心,学校还有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校办工厂,生产多种型号的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元器件,是学生劳动和实习的重要基地。图书馆藏书约为20万册,中外期刊1000多种,丰富的中外文科技文献资料,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效服务。

上海科专教书育人成果发布会

1981年12月,学校更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后,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以教学为主,以专科教育为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办出我校特色”。学校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定一年级新生进行认识实习,安装收音机;二年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安装电视机;体现“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1984年12月,校电化教学组在上海市高等电化教学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集体。市高教局颁发了“你校在开展电化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奖状。

1985年3月,又修订了教学计划,针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和实验技术人才的目标,修订的要点是:1.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保证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2. 强调课程设置的“专业针对性”;3. 强调内容的应用性;4. 强调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加强生产劳动、生产实习、实验、计算机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5. 重视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外文阅读能力、计算机解题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使用能力、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一般金工操作及绘图识图能力。

1986年12月,上海市高校评估组来校进行实践教学评估。评估组认为学校对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实验安排有特色,实践教学目标明确,线条清楚,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和认识规律。对积极开展实验大纲、实验教材的制订和编写,对实践教学资料的汇总,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给予了肯定。[12]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教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83年起,经市高教局批准,学校实行“专升本”教育。开始选拔优秀专科生转入上海科技大学相关本科专业学习。每年8月中旬,由上海科技大学指定考试课程,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在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开展选拔考试,成绩优秀者,可升入上海科大本科专业学习。

原上海科技大学校徽(2张)

每年向入学新生介绍学校实行“中期选拔考试”制度,让学生感到进入专科学习并不是一次定终身,只要努力学习,创造条件,有机会升入本科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入学后,在接受专科教育的同时,还可通过自学方式去掌握本科专业课程内容。每次参加选拔考试的学生名单,学校严格按照《选拔优秀专科生转入本科学习的实施意见》和上海科技大学《关于中期选拔考试工作的通知》所规定的报名条件执行。从升入上海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不仅能与上海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在学习上并驾齐驱,而且部分学生在相应班级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普遍受到上海科技大学任课教师好评。

自1983年实行专升本制度后,提高了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至1992年十年间,共有31名专科学生转入上海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习。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与社会联合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为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学校实行多渠道和多样化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出专科学校的特色。

1980年4月,市教卫办、高教局同意学校同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合办计算机技术软件、硬件两个专业,学制三年,属大专性质。

1982年12月18日,市高教局批准了学校与上海市机电二局联合办学。设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电子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电视与电声专业,学制三年。市机电二局承担部分专业课及新技术成果讲座,并对学生生产实习给予场所安排与指导。

1983年5月25日,学校同上海市农机工业局签订培训技术人员协议,规定学校为市农机工业局培训机械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三年制大专生,学校在全市职工高校统一招生中招收市农机工业局所属企业的职工入学。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发大专毕业证书。

1984年8月29日,市教卫办同意学校与上海市番禺中学联合试办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由番禺中学招收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电子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班学习,实行普通高中教育到大专教育的教学计划。前二年由番禺中学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经筛选后,不经过高考直接进入上海科技专科学校,进行三年制的专科学习。[13]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产学研相结合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65年,在科技二校时期,尽管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上,同时也组织教师下工厂、研究所,实行科研、教学、劳动三结合,部分教师同上海、合肥等地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研。

“文革”期间,学校划归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领导,教学任务少,大部分教师到工厂、研究所劳动,同时也参加所在单位的项目研究。1968年10月,学校为上海无线电七厂研制出“隧道二级管生产线(2bs4)”和“锗霍尔元件(高斯计功率计)‘09’工程高难度霍尔元件生产线”。部分教师还参加了上海市彩色电视机会战和数控机床会战等,提高了业务水平。

上海科专学生在校办工厂进行生产实习

1978年,进入上海科技大学分部后,与科研单位结合更为密切,激励了广大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1982年,王文骐老师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1985年4月,市科委、市人事局、市政府科技处组织学校与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协作科研,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1986年,学校设置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抓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1989年,学校成立了电子器件等七个研究室,参加科研的人员逐渐增多,参加科研的人员占教师总数的26%。

学校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组织专家从事多项科研工作,一些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如《714mh2低噪声砷化镓场效应放大器》、《低损耗变压器铁心损耗工艺系数研究》等。学校科研项目大部分是横向项目,属科技应用性研究。1990年1月19日,校办工厂与电子器件研究室合并,筹建科研生产中心,经济上独立核算,为校办科技产业。1990年3月,学校成立了校科研与技术开发部。1993年,学校设立科技产业办公室,并同日本野尻眼镜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精科光学有限公司。[14]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3+1教学班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校关于实行“三明治”教学规定

1988年,经市高教局批准,学校试办了“三明治”教学班,也叫“3+1”本科班,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享受本科待遇。实行阶段式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与下厂实习相间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为1:1,以适应培养工艺型高级技术人才。

“3+1”教学模式,一般俗称为“三明治”教学模式。1988年,学校成立了“三明治”教学模式试点班领导小组,经调查和反复论证,制定了“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教学计划,落实了生产实习基地。6月28日,市高教局组织专家来校验收评审举办“三明治”教学改革试点班条件,专家组认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试办“三明治”教改试点班的条件是具备的。9月1日,第一期“三明治”班36名学生来校报到,他们来自上海市区、嘉定县、金山县。

“三明治”班学生在校学习四年,第一、第二年学生在校进行理论课学习,第五学期下厂顶岗劳动和生产实习,第六学期回校学习,第七、第八学期再下厂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体现“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多次递增循环,螺旋式前进”的教学特色,达到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15]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校徽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是一所以电子类专业为主的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其前身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是在上海地区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59年。自1970年以来,学校曾先后改名为上海电子专科学校、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分部。1981年改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

截至1994年5月,学校下设计算机技术系、电子技术系、技术物理系、机械技术系、社会科学部(由原马列主义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合并成立)五个系部和数学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三个公共教研室,设有微型计算机与应用、电子元器件与应用、无线电技术、检测技术与仪器、机电计量与工艺、宝石技术与工艺等专业。

学校面向上海市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从1984年起,又试行选拔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实施5年一贯制的大专教育新体制。另设职工专修科,面向上海市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学校主要为上海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培养和输送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和实验技术人才。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活动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会(2张)

建校初期,学校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只有一个足球场和一个篮球场。1980年,学校建造了一座580平方米的健身房,体育教学和群体活动逐步得到全面开展,学校先后成立足球协会、围棋协会、健美协会、钓鱼协会等体育组织,丰富了师生的体育活动。

1983年4月8日,学校隆重举行上海科技专科学校第五届田径运动会。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守纪律、讲文明,生龙活虎地活跃在运动场上,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男女200米、男子4×100米、男子跳高等四项比赛破了校运会记录。运动会的举办,为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16]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民主治校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首届教代会(2张)

1988年1月12日,学校首届教代会与第十届工代会隆重召开。党委书记唐祥庆、校长潘道才、党委副书记陆凤鸣、副校长朱声海等校领导出席了大会。会上,潘道才校长作了《校长工作报告》。会后,各代表团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为民主管理学校奠定了基础。

大会期间,共收到各类提案50条,主要分为六类:学校改革工作和发展方面的5条;教学科研、图书资料方面的15条;设备生产方面的1条;分房工作方面的5条;生活福利、文化娱乐方面的22条;其他方面的2条。大会通过了“上海科技专科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见”、“教书育人守则”、“嘉定地区教工分房条例”、“教书育人评估条例”、“科技服务条例”、“分房工作委员会名单”和“教书育人工作条例”。

1月14日,大会闭幕,校党委书记唐祥庆作闭幕词。他说,这次首届教代会与第十届工代会开得很好,经过同志们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大会预定任务,是一个充分发挥民主的大会,也是一个群策群力团结的大会。[17]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党的建设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纪念册

在科技二校时期,学校重大事情都由党支部讨论决定,或者由党支部召开有关干部会议讨论决定,然后分头贯彻落实。“文革”期间,党的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1978年12月12日,上海科大分部党总支成立,党的工作得到了恢复。

1981年10月14日,学校党总支召开组织工作会议,认真检查党风,明确党员组织生活制度,重申党政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1983年,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成立党委,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的形式。

1985年9月10日,全校教师热烈庆祝首届教师节。9日晚有15名新入党的预备党员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大家反映这是庆祝首届教师节的最好形式。各系各部门和学生纷纷为教师做好事,还演出了歌颂教师的文艺节目。

1988年9月5日起,建立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党委会议主要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和全校政治工作。校长办公会议主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和党委决定,讨论和处理日常教学行政工作。同时,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定期政工例会制度,由分管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主持召开。每周一次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仍坚持召开,以增强党委和行政互通信息,共同决策,协调工作。

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党员教育,深入开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党内思想得到统一,教师、技术人员和学生入党人数逐年增加。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国际交流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86年英国格拉摩根教育学院院长来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学校外事活动较为频繁,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有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教授、专家来校讲学和参观,学校也先后派出教师去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进修、考察和工作。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迈向新起点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94年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领导合影(4张)

1994年4月29日,新上海大学的组建已在筹建中,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党委书记吴程里来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视察,听取了学校领导对教学、科研、生产建设与发展情况的汇报,参观了各系的实验室,视察了校区。钱伟长校长在谈话中阐明了四校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的意义,并对上海科专新建的宝石技术与工艺专业很感兴趣。

5月14日,举行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建校三十五周年校友理事扩大会,参加会议的共59人。同日,学校开始启用金沙路280号新大门。党委书记沈学超、校长汪国铎、副书记蒋乃平、副校长常增庆在大门合影。

5月22日 ,举行最后一次校党政例会,研究讨论了教学大楼维修,校西南邻地征用等重大事项。5月27日,与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实行四校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18]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时代背景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市复旦中学(原复旦公学)校门

1959年,为发展当时被称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技术、培养计算机研究实验技术人员,上海市决定将复旦中学高中部改为上海计算技术学校,受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领导,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承办;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作为这所中专前身的复旦中学是1905年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公学中学部(大学部即现在的复旦大学)。根据建设上海科学卫星城的步骤,学校与上海科技大学,以及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冶金研究所、硅酸盐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等中科院研究所一起,先后搬迁至嘉定。1963年3月,学校划归上海科技大学领导。1968年4月,由于上海第一科学技术学校早已调整为普通中学,学校遂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1969年12月划归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领导。

1970年11月,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迁入上海科学技术学校的嘉定校址,四校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学校性质为大专。

1994年上海大学成立大会

1968年7月21日,毛主席发表”七二一指示”;同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此后,全市和全国各地纷纷办起了各类“七二一大学”。1975年5月,为顺应潮流,学校更名为上海仪表电子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8年,为满足文革结束后广大高中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原在文革中合并的高校纷纷恢复独立建制,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恢复后不久就改制为上海科技大学分部,首届招收本科生。

1981年12月,上海根据对专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把上海科技大学分部改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1993年2月,根据国家教委关于规范专科学校校名的通知,学校更名为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1993年,上海市教卫办希望促成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当市教卫办把四校联合办学的方案提交市领导审议时,市领导决定这四所学校干脆实行“紧密型、化合型”合并,以“上海大学”的名义向国家教委申报进入“211工程”。1994年5月27日,举行新的上海大学成立大会,上海科专校址随即成为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经历了合并、升格,开设本科教育等多次变化,这在高等学校中也是鲜见的。2000年,嘉定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始在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筹备复校。2001年4月,在上海市、嘉定区领导的直接关怀和社会的支持下,上海科专再度焕发青春,历经第八次易名,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新面貌,凤凰涅槃,面向社会招生,阔步迈向新时期。[4]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访首任校长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丹心书汗青,夕阳映后人——访首任校长马忆冰[19]

曹建国(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院长助理)

我院(原名为上海计算技术学校)建于1959年,历经55年沧桑,共和国的嬗变,使学校几经疾风沐雨。半个世纪后我院再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机。饮水思源,笔者追寻、走访了学校的拓荒者之一 ——首任校长马忆冰,是她和她的同仁们的汗水、心血浇灌,学校的根基才深深扎根于这块土壤,而今枝繁叶茂。

一所学校从无到有,几经变迁书写着与共和国相同的命运。一届届学子进来出去,在各个时期,各自的岗位闪耀着“科技人”的光芒。她是领头的人——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2张)

暮秋的一个下午,笔者随同忻福良教授来到地处上海西隅的马忆冰老师的家里。听说我们要来,马校长下午的午睡都落空了。一摁门铃,早就恭候着的她即刻开了门,一进门就沏上了茶。一见年近90岁的马校长仍精神矍铄,我们精神也瞬间都被提了起来。落座后,面朝窗的马校长被秋日的阳光曝晒在脸上,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知道我们的来意,一张口就以丹气十足的声势,直奔主题。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的大地如火如荼地燃烧在大跃进的时代里,中央规划要在上海建科技城,随即在闵行饭店召开专题会议,“要科学化,向科学进军”。为了支持全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要先行,必须得建一个科技城,会议决定:建立上海第一所“计算技术学校”,还决定科学院要迁过来,上海科技大学也要建起来,电子科技等一批研究所都要搬来,要尽快培养人才。会议开了整整一个星期。身为党支部书记的马忆冰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给她压了担子,负责上海科专学校的创建工作。仅有35岁就有20余年党的工作经历,加之十几年的地下工作对敌斗争的经验,是位经历血火洗礼的杰出的党的女干部。会后由她率领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来到的地处上海市西北郊的嘉定县安营扎寨。

校区选址在一片坟地和纵横的河沟区域地,她们的到来给这片荒凉的野地带来蓬勃的生气,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迁坟,这工作不好做呀,她上门串户,宣讲政策,安抚解忧;走部门、办手续、购建材、拟规划、搞设计,甚至亲自上工地干起了基建。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大事,他们垒砌了食堂,没自来水,食堂前面的池塘就成了他们几十人的用水之源,洗漱、洗菜、洗衣、吃的用的都在塘里。那时的菜里几乎见不到油水,一次炊事员回乡下,带来几根茭白送她,她说我可不能搞特殊化呀!话音刚落,便吩咐炊事员打二个蛋,做了茭白鸡蛋汤,大伙见后狂喜,今天可尝尝荤了。从那个时代过了人都清楚,国家穷啊,好吃的都给了苏联老大哥了,因为我们要他们的技术支持,人们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大家的工作热情特高涨,工地上红旗飘扬、横幅猎猎,一片热火朝天景象。工人、教员、学生、校领导都上工地干活。平坟地,填河沟,泥泞的田埂上龙腾虎跃地穿梭着他们的身影。第一栋教学楼在大家汗水里渐渐长高了......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2张)

校舍建起后,师资成了突出问题,市里就派来了科学院的一个工程师,其他的师资都自己培养。复旦公学高三学生全部转入这所“科专”就读,凡选中要留校备选师资的学员,一部分送出国外留学;一部分送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进修。筹备了两年解决了师资。学校要建上海第一台计算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动手,边学边做边安装,那时的计算机构件都是电子管的,整个主机安装成有一个教室般大,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将第一台计算机安装成功了。当时学校就一个专业,计算机专业。

上世纪60年代的人均收入极低,马校长在领导班子里讨论,如何改善或提高大家的收入,想到了要办个校办工厂。他们利用了教职员工的一技之长,做起了“扩音器”,不久有了第一桶“金”。班子开会决定拿出部分资金发教职工的福利,每个人发12元,因为资金有限,校长、书记都不领取。她说: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们不能领。教职工闻讯后,干劲更大了,对学校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马校长概述自己的一生:“苦难的童年,战斗的青年,艰辛的中年,幸福的晚年”。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2张)

嘉定距市区有三十余公里,按当时的交通状况,从市区到嘉定县城单程要2个多小时,大家都住在学校,一、二个星期回趟家,单身的无牵挂,而马校长当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家里根本就无法照顾,那时的通信也是极其的不便,不幸终于降临到这位瘦弱的女人身上了。马校长的儿子是老大,才上小学五年级,以下有二个孪生胞妹,母亲不在家时他得担起家里的生活担子。一天,他煮了满满的一锅粥端着上楼,老房子的楼道又窄又暗,一脚没踩实,滚烫的一锅粥瀑翻在身上,连人带锅从楼梯上翻滚下去,脸上、身上浑身烫得起泡。孩子两眼含泪痛得哇哇地叫,撕心的叫声惊动了左邻右舍,叔叔阿姨们都冲出各自的房门,立刻给孩子进行了紧急处理,然后叫上了三轮车就上了医院。说到此事,马校长特别地感激她的邻居,尤其邻居沙家阿婆,那些年全凭她在照顾着那个家,直至今日她念叨着曾经的邻居,挂在她嘴边常念的话“邻舍好,赛金宝”。时过境迁,从苦难中站起来的儿子,后来成了上海陆家嘴开发委的董事长了,为陆家嘴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他担任了“后世博园区”的开发负责人。说到这儿,马校长脸上洋溢喜悦,脸上泛起浅淡的“夕阳红”,属牛的她,好似心中略显“牛气”般的自豪。

一说起今天,马校长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儿女都已事业有成,她也有了第四代重孙了。如今她仍然闲不住,在街道里办起了老年大学,众多的小姐妹跟着她学这学那。忻教授是她的第一届毕业学生,又是留校,马老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后来也成了学校领导,她关心有加地要忻教授注意身体,滔滔不绝地大谈养身之道。

从马校长家出来已是傍晚,车出小区往西一拐,一眼望去,路的两街沿落满了梧桐秋叶,匆匆而过的行人踏在上面发出唰唰的声响,天边的晚霞鳞状般地铺洒在路上,在微微的秋风里,不断变幻的地上的图案,有声有色,甚是壮美,忆冰校长真是丹心书汗青,夕阳照后人,美哉!壮哉!(有删节)[19]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忆建校之初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忆学校创建之初[20]

作者:侯铭旂(科技二校62届毕业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参与国家遥感发展规划中“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工作,该项目获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新校挂牌

原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复旦中学)校门

1959年寒假中的一天,正在复旦中学念高一的我,接到回校听报告的通知。当时是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位领导主讲,主题内容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计算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报告人用富有时代特色的畅想与浪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科学发展前景。其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说:牛吃的是青草,挤出的却是牛奶。那么人们是否可以建造一个这样的工厂:在流水线的这一端,青草刷刷刷地倒入;在另一端,牛奶哗哗哗地流出……

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用魔棒,一下子把我们这些十五岁上下的小青年带到了“科学”的幻境中。噢,原来科学技术有那么大的作用!

然后,报告人又介绍了计算机的巨大作用。

报告结束后,学校领导宣布了上级领导的决定:复旦中学将改为学习计算机的“上海计算技术学校”。高二和高一年级的同学,如果不愿就读中专,也可以转往其他高中。

学校领导似乎还讲了:目前全国只有清华大学有计算机专业;我校要办成全国第一个“理科中专”!

会后,学校给同学们发了征求意见的表格,要求带回家与家长商量。

我的父母说,这涉及到我的终生前途,让我自己认真考虑。而我还沉醉在白天报告所激起的巨大兴奋中,迅速作出了决定:决心投身于科学技术发展事业——放弃读大学的理想而念中专!

我所在(4)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决定响应号召,就读中专。

新学期开始,当时的容校长带领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敲锣打鼓,来到校门口,在“复旦中学”的校牌旁,挂上了披红的“上海计算技术学校”校牌。从此,一个新学校,出现在上海市的华山路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艰难起步

畅想浪漫,现实却严峻。新学校诞生后,遇到了“教什么?”、“怎么教?”、“师资在哪里?”等问题。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9张)

师资在哪里?新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原复旦中学高中部的普通高中课的老师,现在却要改教计算机课或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当时,“计算机”对少数人来说,只是听说过的一个名字,大多数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有笑话为例:改校后,根据当时国家对中专生的规定,我们必须要到“粮管所”去转粮油关系。我去办理转移粮油关系时,经办人员一看我要转粮油关系去的学校名称是“上海计算技术学校”,便说道:“噢,你们是学习怎样打算盘的!”可想而知,学校要成为培养计算机方面中等专业人员的学校,面临的困难有多大。

我只是一名学生,不可能具体知道当时学校领导与老师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但从某些方面上也感觉到一些。例如,发下来的教科书中曾有《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等书。《金属工艺学》没有开课,《工程力学》开课不久就停课了,《自动控制原理》是从计算技术研究所请来的一位科研人员授课,但是也只上了一个学期(或许还不到一学期)。或许是学校对应该开哪些课心中无数,或许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授课老师!

再如,陈正悌老师原来是教化学的,现在由他担任计算机教研组组长。从教高中普通化学的老师变成要教电子计算机的老师,这是一个多么大、多么难的跨越!陈老师当年就曾坦诚地跟我们说过:他们现在讲课中的许多内容,也是前几天刚从外面听课学来的,有些地方还没有吃透,现在只能以当时记的笔记为准来讲课。因此,希望我们多提出问题,他可以在下次去听课的时候,向讲课的老师请教。

我们这些可敬的老师,是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比我们大得多的力气来学习崭新的知识。好在那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大都是还没有成家的年轻人,干劲足、精力充沛。同时,学校也从其他单位支援来了一些老师,以充实师资力量。

除了本校的老师外,学校还聘请了外单位如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多名室主任级的科研人员来为我们授课或开办讲座。有一个讲座的一位开讲老师还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员。除了请进来外,我们也走出去,刚转校时,曾多次去交通大学听课。那时交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

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某些基础课是较成熟的,如《理论电工学》,有正规的教科书,与普通物理中的电学也相通,原来教物理的老师很快可以授课,如《电工学》、《脉冲技术》、《无线电基础》这些基础课都非常实用,我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工作一开始就派上了用场。但有些课,在当时是属于新兴技术的。例如晶体管电路、计算机原理等课程,都没有现成的教科书。老师们只能自己编写,油印在粗糙的纸上。有时要上课了,教材还没有油印好,只能靠大家在课堂上记笔记。老师在黑板上抄写满了,就问大家记下了没有?如果已经记下了,那就擦去,在黑板上接着抄写下面的内容。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校徽(3张)

有些课的授课老师与学生的起跑点差距并不大,就坦诚地与我们交流,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以为形成一个良好的自学、思考习惯,比记住书本上的某段话、某个结论更有价值。这是我们从学校获得的教益,受用一生。记得有一次参加会议,遇西南电业管理局某总工,他跟我说,他们的大楼遭雷击,所有电子设备、屏蔽室内的设备也全部被毁。他认为如真遇强雷击,避雷针无多大作用。我虽然不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一时无以语对。不久,安徽的一个单位对我说,他们大院内的一栋大楼被雷击中,全部电子设备被毁,问:怎么在大院的另一端、相隔上百米的另一栋大楼里的设备也全部被毁?而大楼都是有避雷针或避雷带的。当时我也没能回答。回沪后我到处寻找资料,没能找到,只能自己探索、分析。后来搞明白了原因,给这两个单位作了原理性解释和介绍了具体对策。我把这两个案例列入了我给各客户讲课的讲义中。若干年后,我才在新出版的有关专业书中见到了这类事例的介绍,书上和我解释的原理一致,我则给客户提供了更多技术细节上的分析和具体的设备介绍。我当时是在不知道鸡蛋该怎样竖着放的时候,独立尝试作了竖放。因此我们时时盯着技术前沿的成果,不被困难吓退,坚持不断学习,养成遇到问题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思考。

复旦中学高中的外语课,原先教英语,改中专后,改为教俄语。教授英语的要改教俄语,这两者又是一个大跨越。

原先教我们英语的沈善夫老师改教我们俄语。教授语种的改变,或许更富有挑战性,但沈老师接受了挑战。我班除了有一学期是李华铎老师授课外,其余几学期都是沈老师授课。在毕业前,我已能粗粗地阅读俄文版的无线电杂志了。

1961年,在第一、二届年方十八、九岁的毕业生中,有的留校充实到了教师队伍中,成了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这群新老师在讲课中有自己的见解,也显得更系统,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

在改校的1959年,这一年的上海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运动会上(也许是第一届吧),我校成了一匹黑马,人们或许还没有来得及听说过我校的名字,却已被我校夺走了团体亚军。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下厂劳动

关于同意四所上海市高校合并建立上海大学的通知

学校初创时期,我们的劳动特别多。不包括在校的勤工俭学,仅在1959年,下工厂就有三次。一开学,我班就去了上海录音器材厂,劳动了半个月;约三个月后,又在利闻无线电厂劳动了三星期;大约又过了四个月,再到万里变压器厂劳动了三个星期。1960年,上半年我们去了沪光科学仪器厂,劳动了三星期;下半年,去了那时还在生产计算机的上海有线电厂,在生产计算机插件的车间里劳动了三星期。1961年,就只去沪光科学仪器厂劳动了一次。

我们通过劳动也确实增长了不少见识。例如,我过去并不知道“电唱机”里面是些什么东西,声音怎样被复制,又是怎样被重放?通过到上海录音器材厂电唱机车间的劳动,就解开了心中之谜。在录音器材厂的产品陈列室里,我还看到了国外的钢丝录音机、磁带录音机,真是大开眼界。再如,通过到万里变压器厂插片车间的劳动,我知道了变压器的矽钢片是通过这么一片片插的工艺、由松片变成紧片、再经过浸渍,才组成了变压器的铁芯。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生活

我校隶属于中科院上海分院后,曾参加过分院的若干活动。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1959年,中科院在上海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分院为了表示欢迎,组织了一台《老中青一条龙大合唱》的演出,参加演出的有分院系统的老专家、中青年科研人员,还有归属分院不久的我校与分院幼儿园(大概表示后继有人吧)。我与几个同学参加了在“中苏友好大厦”友谊会堂里的演出。演出后,所有参加演出的人受到了聂荣臻、郭沫若等领导的接见。分院领导给首长们介绍了演出队伍的组成,或许也提到了分院还有我们这样一所学校。

1960年暑假,我们参加了新校舍的建校劳动。晚上我们就睡在当时只有水泥框架的教学大楼里。田野吹来晚风,通行无阻地为我们带走了些许楼中的酷热;透过楼板的空隙,我们在地铺上还可以数数天上的星星。

10月份,教学大楼及其相连的实验大楼建成了,在大楼北面,还建有兼作大礼堂的食堂。随后,除了第一届的同学留在市区老校址外,其余所有班级(当时已有四届的学生)都搬迁到嘉定金沙路新校址。

那时校内还没有通自来水,当时我们涮碗是蹲在食堂门口前的一个小池塘边。池塘小、洗碗人多,我班的一名同学,有一次在洗碗时还曾被旁人撞入了池塘中。幸好池水浅,这位同学游泳又好,只是湿了一身衣服而已。当时宿舍里也没厕所,必须到学校东北角的临时厕所。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我们洗脸、洗脚是在教学大楼西南面的一条小河边,十月底、十一月初已是深秋,用凉水洗脚,那个冷,从脚底直钻入心头。好在这段艰苦的日子不算太长。过了一段时间后,嘉定城中开张了第一家浴室,校方赶紧去联系,在浴室试开张时,我校的师生们就已成了他们的第一批顾客。终于洗到热水澡了!第二年(1961年)学校自己的浴室建立起来了,随之,校舍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上海市区到嘉定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北嘉线”,我们周六回家、周日返校都非常不便,往往都是两、三周或更长一点时间才能回家一次。那时公共汽车的顶上还背着一个大煤气包,在风中摇摇晃晃的,汽车也只能是慢悠悠地开着,让我们想早点回到家的人极度心焦。后来,学校为了方便师生们的来回,包租了公共汽车。每周六从城中路发车,市区的下车点设在今日的曹阳路南端曹阳路桥(当时叫“三官堂桥”)附近。只是车到了嘉定后就只能在城中路城中街口下车了,从路口经过城中街、东大街走到学校(步行约20分钟)。每当季节变换、需要更换铺盖的时候,我们肩上扛着厚重的被褥,走这么长的一段路,实在是很累。而今天,乘坐11号地铁就可以快速地在市区与嘉定间打来回,到了地铁嘉定北站,一辆“嘉定1路”公交车就可直达学校。

那时,正遇到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学校食堂还是想尽办法搞些菜给大家吃。有一种菜有点像卷心菜,可是又卷不成形,跟花菜外面的梗叶差不多,我们称之为“喇叭菜”,虽然味道不佳,不易下咽,但是能够吃到已经是十分的不易了。难得见到荤的,连素油也很少,我们又正是长身体时期,肚子特别容易饿。学校提倡、鼓励同学间发挥互助友爱,如请饭量小的女同学支援些“粮票”给不够吃的男同学。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当时市政府给拥有上海户口的居民,每人每月补助一斤“就餐券”,可以购买馄饨、阳春面、大饼、油条及其他糕点。嘉定当时有 “海棠糕”和“梅花糕”等传统食品。糕的上面有饴糖与油做成的一层甜味的薄膜,对那时的我们来说真是太美味了。嘉定城中法华塔德富桥旁有一个大饼摊,每天下午两点时分开始制作大饼,由于供应数量很有限,我们一到周六,吃过午饭后就早早地去排队,每人每次限购五只,一个月就去排两次队,总共可以买到十只,每次买回来后小心翼翼地放好,到了实在饿的时候才舍得去咬上一口。至于炒米粉,则几乎每个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些,为了鼓励我们在校好好学习,他们情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点粮食来留给我们吃。

经过三年中专阶段的学习,1962年1月16日下午,学校的第二届毕业生举行了毕业典礼。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学校宣布了各人的分配去向。随之,同学们先后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后记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我们这些毕业时还只有十八岁上下的小青年,现在已经是七旬之人了,但是我们没有忘记那段学习生活。在我写这篇回忆时,我班的多位同学(有三位还在太平洋的那一头),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一起热烈地回忆起了往事。有的说起了某件事,会立即引起连琐反应,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叙说旧情,补充细节。一帮七十出头的老头,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起陶醉在回忆之中。大家对三年半的学校生活都有着深深的感情啊!

我们怀念当年的校领导,如校长马忆冰以及杨悌、桂荣安等老师;怀念那些辛勤教育过我们的老师:有担任过我们班主任的沈善夫、宋开峥老师,有给我们授业解惑的陈一馨、陈正悌、张萍迦、周似、沈一斋、黄松、陈本贤、陈景秋、王文昭、王元龙、李华铎、汤正明、王懋,等等,众多的老师(因为我们当年称呼老师都只尊称姓,而不提名,上述老师的名字中可能有别字)。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们永世难忘。[20]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校友回忆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忆那时的工人培训班、校办工厂[21]

作者:邱鹤钦(原上海科专教师)

专业培训,提高工人技艺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门(3张)

1971年9月,上海电子专科学校开办了“模具设计训练班”。第一期五十多名学员,有模具车间的工人、设计人员,还有空政文工团退伍的文艺兵。学历分别有初中、高中、大学。教师以“仪电工专”机械系教师为主。基础课有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热处理等课程,专业课聘请局属各大厂模具车间的工程师,有冷冲模、冷挤压模、热锻模、引伸模等专业课程。因学生大多是有实践经验的模具工,所以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很实际。工人讲师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很受学生欢迎。教研组每星期六都安排学生下厂参观学习,从闵行的重型机器厂的万吨水压机,到上海手表厂的小齿轮精密冲裁,各种注塑模具车间,大型热锻车间等。一年多的学习期间,参观了不少于五十家工厂的生产线。这对开阔学生知识境界起到了很大作用。“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显示了他的长处。

1973年,学校从仪表局下属工厂中招收50名学员,开办了“数控线切割”班,围绕典型产品设置教学课程。由于工业局办学的优势,学校从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订制十套线切割机床控制台,“逻辑设计”、“电子基础”、“数控原理”、“高频电路”等课程都围绕着使用和操作线切割机床而设置。学生一半时间上理论课,一半时间分成10个小组,装配控制台。从印板焊接到调试,从整机安装到和机床统配,整整十个多月,最后九套机床被学员所在的厂家买回去,他们毕业就回厂直接操作由自己亲手制造的数控机床了,学生自豪,单位满意。

回顾这年代的教学形式,对现在的职业学院办学方式应该说是有借鉴的。

小试牛刀,为国防工业作贡献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在1970年前后,上海市科委下达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配套任务,任务代号为“09工程”,要求我校半导体车间,配合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器科学研究所完成核潜艇基地所用“直流大电流功率测试仪”。我校办厂生产的霍尔元件就是电磁测量中的传感器,要求测量误差千分之三。我们当时生产的是锗单晶材料制成的霍尔元件。由于单晶取向原因有些物理系数(如湿度等)达不到要求。当时上级专门拨了一笔专款,又从电科所调来了何振瀛老师,长期蹲点在工厂,每道工序都参与研制,前后奋战了100天。1971年9月9号,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了,国防科工委给学校发来了贺电。此项任务当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论文用英文发表在《计量学报》上。在1980年左右的一次全国磁学会议上,我巧遇何振瀛老师,他告诉我,那台仪器在基地还在正常工作。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社会评价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专科学校计算机系8813(2)班毕业留念

尽管学校名称多变,办学主管单位多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业局—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办学层次多变(普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大专),但学校以科技类专业为主体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未变。开设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精密机械、技术物理、无线电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电视与电声、电子元器件与应用、检测技术与仪器、机电计量与工艺等专业都是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专业,而且都强调专业教育的应用性、技能性、职业性,培养产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建校时的领导和教师主体来自复旦中学,秉承了复旦的优良传统:办学严谨、管理严格、老师素质好,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当时主要是科研单位和电子类企业)高度评价。由于社会声誉好,因此当时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在同类学校中考分是最高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最好的。很多的老校友后来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了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厂长,有的成了行业的领军人物,还有的成了学校或政府部门的领导。

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知名校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科技学院64届老校友们参观了学院,并热烈讨论,合照留念(3张)

何晓栋,61届校友,1987年凭其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功底应聘调回上海,参加上海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先后从事过大型化工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消化、吸收、改造和多套化工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集成,为上海的重大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了“上海市建设功臣”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还被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马范援,61届校友,毕业后在母校工作长达33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上海计算机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杨富尧,62届校友,从1965年开始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星上与地面设备的研制工作,因表现突出而荣立二等功,并获中国航天奖;之后,他又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书记,为中国各类空间飞行器,包括载人飞船关键设备的研制做出了很大贡献

朱爱康,62届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曾任东方红三号卫星总指挥

屈耀双,62届校友,1986年取得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的微软、ibm、波音等任高级技术人员。他在微软公司任高级分析师多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那本《时间简史》,主要译者就是他的夫人许明贤

朱申生:63届校友,高级工程师,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生产装备部队的军民两用文件传真机

高宏达,63届校友,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计量局,几年后攻克了计量标准—氢原子钟研制课题,评上了上海科技杰出青年,当选为全国共青团中央委员

张小舒,63届校友,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不久后担任室主任,又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后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还随邓小平南下,是南巡讲话的起草者之一;他退休后在香港创办香港金融管理学院,现任香港中华教育基金会主席,为内地与香港的发展做贡献

上海科专原址校景

王方华,63届校友,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后再经深造,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先后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等职务,成为知名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忻福良,64届校友,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教师、专业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历时22年,为学校早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1986年后,曾任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供职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曾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01年至今,他先后任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和董事长助理,为上海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和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和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董事会董事

李安,83届校友,九三学社社员、工程师,曾任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产权处处长、产权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2-25]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复旦中学百年大事记略.上海市复旦中学[引用日期2018-05-27]

2.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3.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庆祝建校五十周年.新华网.2009-10-19[引用日期2017-06-03]

4.坎坷的创校之路 周国富 王纯根 施仁勇.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2017-06-03]

5.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简介.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官网.2017-05-04[引用日期2017-06-03]

6.科技二校的诞生.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7.科技二校划归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8.“文革”中的科技二校.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9.恢复办学.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10.改名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11.实验教学改革.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12.学校办学特色.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2]

13.与社会联合办学.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3]

14.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3]

15.“三明治”教学模式.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3]

16.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3]

17.首届教代会暨第十届工代会.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3]

18.迈向新起点.上海大学档案馆[引用日期2016-04-24]

19.丹心书汗青 夕阳映后人——访首任校长马忆冰.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2014-10-18[引用日期2016-06-07]

20.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忆学校创建之初 侯铭旂.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2017-06-03]

21.忆那时的工人培训班、校办工厂.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2016-06-08]

22.校友回忆录编后记.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网[引用日期2016-04-25]

23.朱爱康 笑看苍穹铸丰碑.人民网.2008-01-23[引用日期2016-06-12]

24.2010年5月22日64届校友参观学院.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友会网.2015-10-05[引用日期2017-06-13]

25.历届部分校友名录.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09-10-12[引用日期2018-03-08]

展开全部收起。。。张小舒,63届校友,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不久后担任室主任,又被评为上海科专建校35年,1959年至1969年,培养2233名中专生、274名工人班学员;1972年至1976年,培养三年制大专生240人;1978年至1993年,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871人。[1-2]

上一篇:上海科技职工大学|毕业证|2019年样本(模板)
下一篇:上海科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最近关注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院是自治区唯一的一所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住...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业设置涵盖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土木建...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毕业证|样板hfh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 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阜新矿务局职工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属性 成人高校...

  • 微信号
  • 有疑问请电
  • 手机版访问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