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建于1951年,由学院校史
1951――2011。学院本着建设工会一流的教育培训基地,服务工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通过高职应用性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与工会工作者应用能力培训的有效衔接,形成集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工会工作者职后培训为一体的发展格局。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多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发展历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历史使命
一、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的诞生
新中国诞生后,上海这个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城市上海市总工会随之宣告成立。中共上海市委第三副书记刘长胜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陈毅市长欣然命笔,为上海市总工会题名。
上海市总工会刚刚成立,各级工会组织陆续组建,急需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组织能力的工会干部。为了加快工会干部的培养,1951年3月28日上海市总工会第一届第五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决定建立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
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于1951年五卅运动纪念日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刘长胜兼任。校址设于威海卫路696号。
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王关昶、金绍朱兼任。工作人员为64人(其中干部43人)。学员人数达400余人。
1952年2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钟民同志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兼任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校长,副校长金绍朱兼任,另设有傅一夫、许德良两位副校长。
上海工会干部学校成立后,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制定了“为党的中心任务,多培训,快培训”的办学方针。结合恢复经济、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民主改革运动和工会组织建设的需要,举办基层工会主席短训班、三反队员、五反高级职员等培训班,培训总人数达5017名;指导各区工会开展业余培训,受训人员达106614人次。
1954年3月经市委办公厅批准,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与华东工会干部学校合并,并在瑞金二路450号设立二部。
两校合并后,工作人员增至125人,其中干部为94人;学员人数1850人。
1955年上海市总工会于漕宝路120号建造的干校新校舍竣工,新校舍占地18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一幢,办公大楼一幢,图书馆、阅览室,大礼堂一座、中型礼堂二座,学生宿舍四幢,八幢教职工宿舍小楼,健身房、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
新校使用后,将威海卫路校舍改为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二部。
1955年3月,上海工会干部学校随着上海市总工会更名为“上海市工会联合会干部学校”,此校名直到1964年重建时恢复为“上海市总工会干校”。
1956年学校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理论教研室:下设哲学、党史、政治经济学三个教研组;工会建设教研室:下设组织、宣传、生产、工资、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六个教研组;经济知识教研室:下设劳动、经济企业管理两个组。
1957年,校长:金绍朱
副校长:许德良
教职工人数增至201人,其中干部124人。工会教育工作日臻完善,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58年,上海市总工会经过内部整风,实施机构精简。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于当年12月移交给上海化工专科学校。
二、上海市总工会干部校第一次恢复时期
1963年,市委党校以及团校相继恢复。经上海市委批准,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于1964年5月重新建立。
定址为闵行工人俱乐部,闵行新华路27号。
重建的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经市委组织部、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核编为40名。
校长:由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张琪(兼)
副校长:范文贤(兼)
副校长:姚良如(兼)
党总支书记:范文贤(兼)
党总支副书记:黄杰
在恢复干校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培训各级工会干部一千多人。
1965年6月,全体教职工奉派到工厂、农村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停止。
三、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第二次恢复
1978年上海市总工会恢复工作。1980年12月上海市总工会党组决定,恢复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学校借用杨浦区劳动公园十一间房子作为临时办学用房。任命黄杰同志为负责人。
1981年3月16日,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任命黄杰同志为党支部书记,何瑛同志为副书记。
1983年8月,工会干部学校设在上海市总工会机关本部的二楼。自1980年至1984年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16期,培训工会干部2136人。还开办了各类中等文化教育补习班。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艰难崛起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会组织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满足广大工会干部学习文化知识,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需要,1983年6月5日,上海市总工会决定新建工会干部学校。
1985年3月23日经市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学校改名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院具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资质。
院长:市总工会主席袁张度(兼)
党委书记:黄杰
常务副院长:邬秋山
副院长:张洞明
原中共中央第八届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1985年首届招生成人大专全脱产学生136人。
1985年9月2日,学院于上海市总工会六楼礼堂举行了“上海工会干部学院首届工会干部班开学典礼。
1986年11月23日,学院举行了吉林路二号落成典礼。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的吴邦国到会祝贺并与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上海市总工会部学校第二任校长钟民、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江荣为新院揭牌。原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张琪出席了庆典活动。
学院座落于吉林路2号,劳动公园内,校园占地2.3亩。
学院体制为上海市总工会全额拨款的直属事业单位。核编为122名。
1986年1月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江荣兼任学院院长;
1987年1月10日,经市委批准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为副局级单位。
院长:邬秋山
书记:陈志伟
副院长:陈秀凤
副院长:张洞明
教工人数:为10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为35人;
设有工建教研室、马列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群文教研室、干部培训中心、继教中心等教研机构。
设置:工会学、群众文化、劳动经济管理、劳动法等专业。
1990年11月安呈林同志任学院党委书记。
1985年至1995年学院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学员来自江西、安徽、青海、山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
据统计1985年至1995年成人大专学历毕业生为500多名。有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成为企业的骨干或走上了领导岗位。
开设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文化学习班,累计招收557人进行高中文化强化学习,有538人通过了市教育局高中毕业文化统考。这些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了成人高考,有516人升入了交大、复旦、同济和工会干部管理学院等各类高校,升学率达96%。一些著名的劳动模范如:金家凯、陆美红、孟丽昭等纷纷到学院进修学习,十年来培养劳模大专、本科学生461人,其中大部分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1991年3月14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杨兴富、组织部长肖锡甲等领导来院看望劳模学生。
1992年5月4日,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铁迪,在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江荣的陪同下到学院视察。
江云妹、姜兆娟二位老师为劳模班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江云妹老师于1984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姜兆娟老师于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1989年学院内部《院刊》改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
1985年至1995年学院的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出版各类著作39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学院在举办学历教育科研的同时,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同步开展。1985年至1995年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办38期,联办班67个,培训各类工会干部总数为11259人。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奋力前行
1995年8月,经中共上海市委任命袁觉英同志为院长。安呈林为党委书记,副院长王文伟,副院长郭欣。邬秋山同志为副局级调研员。
1997年1月31日市总工会第63次主席办公会议决定科中大厦移交给学院使用。
学院搬迁至中山北二路1800号,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学院提出了“立足工会,成普结合;面向职工,服务社会。”办学方针。
学院在培训中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讲理论重实践,善研究重前瞻;讲质量重效果,严管理重服务”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工会干部培训特色品牌。
自1996年至2004年开展工会干部培训651期培训人数58167人,各类讲座413场次听讲人数达74014人次。
1996年至2004年共举办兄弟省市工会培训班63期,培训工会干部7717人。
2000年经市教委批准,我院招收应届毕业的高中和“三校”学生,首期高职学生262名,开始了高等职业教育。
2001年2月,学院的高职学生全部从中山北二路迁至南翔校区。并定名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高职分院。同年招收高职学生594名。
2001年4月,学院又设立了高职川沙校区。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跨越发展
2003年4月4日,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来院视察,听取学院工作和发展规划的汇报。指出工会教育还应当坚持走发展的道路。
2003年7月迎来了首届高职学生毕业,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活动。
2003年9月南翔校区搬迁至奉贤中专八字桥路2800号。同年招收高职学生1295名。在校高职学生以达到2151名,成高在校生339名。
2003年8月4日上海市总工会同意扩建,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同年,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批复同意扩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工会学院的项目建议书上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2月12日,学院占地约470亩,工程投资36000万元。
2004年4月28日,新校区“三通一平”后,打下第一根桩。
院领导全身心地扑在新院的建设上,协调各方严把安全质量关。
陈豪主席要求学院要建成“上海工会一流的干部培训基地,一流的理论研究基地,一流的对外交流基地”三个一流的院校。
2004年5月12日,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在副主席张兴淮、汪兰洁,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奉贤区委副书记韦源陪同下来院视察正在紧张建设的工地现场,慰问施工人员并祝贺教学楼封顶。
2005年3月1日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转型动员大会》,会议提出: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做好工作。
2005年8月2日新院一期工程竣工。
新校区一期工程完成教学楼、教学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等46953平方米,以及运动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一期投入教学设备总值1496.26万元。
2005年9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我院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2005年9月10日,学院新老生欢欣鼓舞地入住新校区。2005年,是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腾飞的一年,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学院在历年荣获上海市市级机关文明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又荣获了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这一年,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社科类优秀刊物》;石云教授被评为上海市育才奖。
转型后,学院始终把“加强内涵建设、全方位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作为全院工作的努力方向。
设有:公共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成教部、工会干部培训中心,理论研究室等教研机构。
2007年,基础教学部改为系建制,定名为人文艺术系。
2006年9月,基本建设二期工程开工。
2008年8月,基本建设三期工程启动。
2009年12月,一、二、三期工程全部竣工。
学院党政领导励精图治,在抓好学院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函建设,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骨干教师遴选培养办法》、《青年教师下基层锻炼实践实施办法》、《优秀教师选拔培养办法》等管理制度。
2006年4月28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召开了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暨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第六次党代会。
2006年7年5日召开了首届团代会。
2006年10年13日召开了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第一届暨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2006年7月25日上午9时,中共上海委副书记王安顺、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等领导一行来奉贤新校区视察。
学院始终坚持“加强内涵建设,全方位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的工作方针。2007年4月,对23个专业,4大公共课程进行剖析,使之更加符合专业目标、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学院积极发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开设培训科目和培训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探索与实践》、《当前工会维权与劳动争议中的热点问题剖析》、《加强民主管理,增强工会活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运作中的难点破解》、《工会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工会主席的领导力与执行能力》、《领导干部的工作智慧》、《工会干部的情商》、《工会干部的沟通与语言艺术》。目前,又开发了特色课程:《走进2010年——工会工作的思考》、《突发事件中工会的应对》、《工会干部的心理压力调适》、《女工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婚姻家庭与爱情保鲜》、《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维护》等。
2006至2008年我院教师共发表教学论文116篇;主持集体科研题目26项。
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5年就业率98.8%;签约率11%;
2006年就业率99.22%;签约率13%;
2007年就业率98.65%;签约率23%。
2008年就业率99.24%;签约率29%。
2009年就业率99.39%;签约率52%。
2010年就业率99.88%;签约率86%。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培训基地
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
学院依托工会在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政策改革、职工收入分配、企业安全管理、社会救助、促进职工就业、组织职工文化活动中形成的人才和组织网络优势,形成了具有工会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
一是紧密联系上海社会发展对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围绕工会组织的社会参与职能,依靠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的资源,形成了以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为龙头的社会管理类专业群。
二是紧密联系工会组织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的职能,形成了以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为龙头的安全健康类专业群。
三是紧密联系都市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工会组织积极引导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的职能,形成了以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为龙头的传统文化保护类专业群。
二、创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文化保护类专业群通过组建“大师工作室”、成立“文博艺术品公司”,面向社会承接文物修复业务进行生产性教学;与上海挡案馆、博物馆等单位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实现生产性教学和技术研发有机结合。
社会管理类专业群形成以创建社团组织为核心能力,以真实服务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与上海星火开发区合作创立了上海第一所企业社工师事务所,与企业合作开发企业服务项目,专业以这些真实项目引领课程改革。
安全健康类专业群实施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
三、建立劳模导师制,丰富了职业素养的教学形式
学院聘请著名劳动模范为学生的德育导师、专业导师、就业导师。劳模导师进课堂、带学生,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通过建立劳模实训点、劳模精神展示馆等劳模育人基地,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通过开发劳模精神课程,建立劳模精神研究中心等途径,完善劳模育人的运作机制,形成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院坚持“服务工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以建设一流的教育培训基地为目标,坚持依托工会资源发展特色学历教育、以学历教育提升工会教育培训水平的办学思路。
一是搭建学历教育和工会教育培训的课程平台
学院积极开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工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等平台课程,通过工会工作者核心能力培训与高职应用性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搭建培养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课程体系。
二是不断改善教育培训的教学条件和水平 通过“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情景模拟实训室”、“公共安全防范情景模拟实训室”和“媒体沟通与危机应对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的建设,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
参考资料
1.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校史.2013-08-16[引用日期2016-03-18]。。。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于1951年五卅运动纪念日正式成立。首任校长由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刘长胜兼任。校址设于威海卫路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