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03年从山东大学堂分出并成立山东师范学堂;1944年成立山东省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享有“南齐北燕”美誉的齐鲁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3月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大学。山东师范大学(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师,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属重点大学。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设有24个学院(部),52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培训机构;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4个本科专业;馆藏书刊447.56万册;全日制本科生31286人、研究生7109人、留学生280人;专任教师1990人。[1-2]。博士后流动站
9
校 训
弘德明志 博学笃行
校 歌
山东师范大学校歌
专职院士
3名双聘院士 人
主要院系
教育学院 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
1 个
学校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
学校代码
10445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总占地面积
4000亩
建筑面积
120.66万平方米
千佛山校区
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1763 亩)
长清湖校区
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简 称
山师或山师大(snu或sdnu)
创办时间
1950年10月29日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师范(综合)
属 性
省部共建大学
研究生院
省属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济南
现任校长
曾庆良[3]
知名校友
刘维民,杨传堂,姜异康,邓向阳,王帅,房灵敏,孙维君
主管部门
山东省。主管部门
山东省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刘维民,杨传堂,姜异康,邓向阳,王帅,房灵敏,孙维君。所属地区
中国.济南
学校类型
师范(综合)
属性
省部共建大学|研究生院|省属重点大学。1903年9月,就泺源书院原址续办山东省师范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山东仿照直隶高等师范学堂举办山东全省师范学堂优级预科(又称公共科),鞠承颖(字思敏)等即继续肄业此科1年, 为优级预科生。同年七月,山东提学使在济南趵突泉街创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拟定的优级师范选科简章规定:优级师范选科之设,以养成初级师范及中学堂教员为宗旨,招收师范简易科毕业或中学堂肄业二年之学生,分设预科和本科, 预科1年毕业,本科2年毕业。至1910年(清宣统二年)共毕业518名,均升入本科。后该校裁撤。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师范专科学校
抗战爆发后,民国山东省政府相继在鲁西、鲁北和鲁南办公。为训练政工人员和收容流亡学生,根据1938年年8月民国政府行政院“教育设施方案”,设置山东省临时政治学院,委任徐轶干为院长,筹办山东省团党立临时政治学院.囿于条件所限,仅设文、法两科,学制1年。1941年8月在安丘西南乡第五区贾木店子借民房开办。先后两次招收文、法两科,每班40人共160人,于8月16日开学,12月又招收文、法科各1班,共180人。
1942年2月,安丘原校毁于日军炮火,三月迁往昌乐县下灶户,时学生第一级文科1班38人、2班38人;法科1班36人、2班38人,共150人毕业。
1943年,省府迁皖。1944年,学校在国立二十二中旧址三王寨作为校址复校。复校后,院长徐轶千调任山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校长一职由许炳离继任。散布各地第二级学生17人在阜阳新校址继续上课。10月,经提请教育部批准,增设师范专修科,学制3年,设文史、数理两部专科。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招收鲁籍数理科1班。附设附中班学生2班。应安徽方面要求,招收皖籍自费生100名,设文史、数理专修科各1班,于柴集设分院,聘任济民为分院长。
抗战胜利后,山东临时政治学院分两批复员回济,学校设济南八大马路纬二路撤办的一日本小学为校址。
1947年4月,山东临时政治学院改建为山东师范专科学校。设国文、数学、理化、英语、史地五科。迁至南郊胜利大街43号办公,接收敌伪房产数处,充作教职员及学生宿舍。
1948年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省立师范学院。
1949年,山东省立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大学。
1949年,华东大学(教育学院)改建为山东师范学院。
1949年,山东省立师范学院撤销。
1950年,山东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大学。
1950年,山东师范学院撤销。
1950年,山东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山东省行政干部学校。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学院
1950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人员与山东省行政干校调出的部分人员,在济南城南关营盘街前济南蚕桑学校旧址筹建山东师范学院。9月18日,华东大学66名学生转到山东师范学院,10月15日至25日招收新生进行报名,10月27日至29日举行新生考试。[5]学校创办时间定为1950年10月29日。[6]
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
1958年,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参与合并组建山东体育学院。
1958年,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参与合并组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
1962年,山东师范学院(生物、地理部分学生)并入山东财经学院,现发展为山东财经大学。
1963年,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原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部分)并入山东师范学院。
1964年,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原山东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山东师范学院。
1965年,济南英语专科学校、山东农学院实验农场并入山东师范大学。
1970年,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
1974年,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即聊城大学的前身);
1974年,山东省化学石油工业学校创建。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1981年8月,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
1985年,山东省化学石油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化工学校。
2001年,山东化工学校并入山东师范大学。
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7]
2014年3月,教育部同山东省共建山东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大学)。[8]
2017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9]
2018年12月,加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10]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
山东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山东师范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6月,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心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mba教育中心)、商学院(mta教育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教师教育学院、历山学院(独立学院)等25个教学学院以及齐鲁文化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ed.m教育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中央部委重点科研机构。[11]
学院名称 | 专业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哲学 | 四年 | 哲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
国际政治 | 四年 | 法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学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
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知识产权) | 四年 | 法学 |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四年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管理学 | |
城市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四年 | 教育学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汉语言 | 四年 | 文学 | |
新闻学 | 四年 | 文学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文学 | |
秘书学 | 四年 | 文学 | |
国际交流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俄语 | 四年 | 文学 | |
法语 | 四年 | 文学 | |
西班牙语 | 四年 | 文学 | |
阿拉伯语 | 四年 | 文学 | |
日语 | 四年 | 文学 | |
韩国语 | 四年 | 文学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四年 | 艺术学 |
音乐学 | 四年 | 艺术学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四年 | 艺术学 | |
舞蹈学 | 四年 | 艺术学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四年 | 艺术学 |
摄影 | 四年 | 艺术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传媒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四年 | 理学 |
戏剧影视文学 | 四年 | 艺术学 |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艺术学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历史学 | 四年 | 历史学 | |
世界史 | 四年 | 历史学 | |
数学科学学院 | 统计学 | 四年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理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 | 四年 | 理学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 | 四年 | 理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理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心理学院 | 心理学 | 四年 | d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理学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理学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2017年10月31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成立。[12]。[7]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
山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千佛山校区毛泽东像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3]
一级学科博士点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正门
、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美术学。[14]
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教育学原理。
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2个)
化学、生物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2个)
化学、植物与动物学。
山东省一流学科(4个)
生物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15]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数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文艺学、世界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省级重点学科
艺术学、教育技术学、动物学、自然地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英语语言文学、世界经济、企业管理、信息与信号处理。[16]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生物科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21
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17]
山东师范大学校本部行政楼
国家级精品课程
德育原理、社会近代史、细胞工程、中国现代文学史。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
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团队、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定向山东农村基础教育的“3+1”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
摄影艺术、多媒体课件开发、大学英语视听、c语言程序设计、化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校内景色
学教学论、德育心理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代史、中西艺术比较、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实验、大学数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学物理教学法、近代物理实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
省级教学团队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软件服务外包及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等。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单位,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9所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有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个。在韩国、肯尼亚、美国、巴西合作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是全国省属高校和师范院校合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7]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评价
山东师范大学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
长清校区
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五,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四。该校在中国校友网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76位和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84位。
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4年分省大学排名中仅次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位列第四位。办学层次为“中国知名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术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术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图书馆(15
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十一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00余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80余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获得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以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80余项。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7]
esi数据显示,2002年初至2012年8月底,山东师范大学共发表sci、ssci论文2345篇,引用总数15004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40。其中,化学领域发文量883篇,总被引6461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32;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发文量129篇,总被引1317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0.21。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平台
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46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培训机构。[7]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分子与纳米探针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精细化学品清洁合成实验室、逆境植物实验室、分布式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实验室、光学与光子器件技术实验室、动物抗性生物实验室。[18]
省部级研究中心
教育部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
生产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物流优化与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
其他科研院所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山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cdm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植物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地理研究所。[20]
山东师范大学科研资源
学术期刊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中英双刊,中文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刊)和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英文刊)是科技部主管,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宣传可持续发展为办刊宗旨的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刊)题写刊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
1991年创刊,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的会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以传播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己任,及时反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和决策动态,为建立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表的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吸收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文刊)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2001年、2003年、2005年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其中获得提名奖1次、全国百种重点期刊2次。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b级重要期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反映理科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和体育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地理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十几种数据库的刊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多次获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选的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5年被《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2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该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史学、教育及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论文。截至2014年6月,该刊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中国人民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核心刊物、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入编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源刊”。[22]
图书馆藏
截至2010年底,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书刊共计363余万册。其
校园(15
中中外、文图书337万册,中、外文期刊9600余种,近27万册。馆藏线装古籍20万册(善本古籍1120种,15688册,宋元版图书2种,明版274种,清朝乾隆以前刻印精良、流传稀少者522种,钞本、稿本169种)。购置电子图书112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135个。图书馆在古籍文献、解放前出版的中、外文书刊、齐鲁文化文献、“四库全书”相关文献及教育、地理等专业的书刊收藏上较为系统。馆藏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并引进国内外较大的社科、科技信息数据库,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保障。[23]
山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不断。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朝鲜 、肯尼亚等15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9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先后举办“植物耐逆基因: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偏微分方程及数值分析国际会议、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第62届学术大会、齐鲁文化国际研讨会、儒家思想孟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ieee医学与教育信息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24]
山东师范大学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商志晓
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庆良[3]
党委副书记:王焕斌、张文新
党委常委、副校长:段培永、王洪禹、满宝元、邢光、王传奎、万光侠、许海波(挂职)[25-27]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姚东方[28-29]
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文化
校徽
山东师范大学标志主体部分由学校英文名称( shandong normal un
iversity)首写字母“s、n、u”构成。字母“n”采用鲜明的红色,打破了造型左右对称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规矩而不呆板。
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像一本打开的书。上方红色的烛光形象征着教师教书育人,寓意用知识照亮学生的心灵。烛光形还可看作一个水滴,象征着对学生的培育和知识的传授,以此图形传达出山东师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标志的造型语言采用规整的几何图形与饱满的有机形相结合,各种造型因素的构成、组合均严格、规范。以此设计风格表达出我校科学严谨的治学、办校态度。
标志的色彩选用红蓝二色。蓝色代表智慧、深邃,象征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成就;红色代表热情、生气勃勃,象征着山东师大永远充满活力与希望。
校徽历史
现在使用的这一校徽,是学校历史上的第三个校徽。1992年,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过征集校标活动,经过评选,产生了当时的山东师范大学校标(图三),设计者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赵勤国。1992年校徽中的变体“山”字表示山东,泉水喷涌状图案表示泉城济南;水滴形状喻烛光;外形如花蕾和花朵,喻青少年学生,象征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面向新世纪的需要,建校50周年前夕,广大师生建议结合校庆活动重新进行一次校标征集。1999年11月,学校决定再次开展征集校标活动。经过认真评审和广泛征求意见,2000年9月,学校确定了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高空设计的校徽。由于当时学校的英文名称为“shandong teachers’university”,故2000年校标是由学校英文名称首写字母“s、t、u”构成的。
2003年5月,学校为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使英文名称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参照国内同类高校的普遍做法,决定将英文校名改为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根据更改后的英文校名,2000年校标的设计者对其进行了修改,形成了使用的校标,经学校研究通过,于2004年2月正式公布、启用。
校训
博学笃行、弘德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