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铜陵学院拥有(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铜陵学院(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铜陵学院(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铜陵学院是一所多科性的省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入选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有专任教师826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734人,成人教育在籍生842人。[1]。本科专业
59个
院系设置
14个二级学院
校 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校 歌
《铜陵学院校歌》
校庆日
3月6日[2]
地 址
翠湖校区:铜陵市铜官区翠湖四路1335号
育秀校区:铜陵市铜官区北京中路297号
院校代码
10383
主要奖项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1)
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6)
知名校友
沈浩。简 称
tlu
创办时间
1978年4月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财经
属 性
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09)
安徽省高校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属性
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09) |安徽省高校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
主管部门
安徽省。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沈浩。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创建。
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创建。
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
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中专层次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大专层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
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师范专科班)创建。[2]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3]
铜陵学院合并发展
2000年,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3]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1]
铜陵学院办学规模
铜陵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1]
院系 | 专业 | 院系 | 专业 |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铜陵学院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财务管理 | 保险学 | ||
审计学 | 投资学 | ||
资产评估 | 金融工程 | ||
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互联网金融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铜陵学院法学院 | 法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社会工作 | ||
税收学 | 知识产权 | ||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 | 商务经济学 | 铜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经济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
经济统计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汽车服务工程 | |
质量管理工程 | 工程图学与力学 | ||
市场营销 | 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
电子商务 | 电子信息工程 | ||
物流管理 | 通信工程 | ||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环境设计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汉语言文学 | 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广告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音乐表演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视觉传达设计 | 物联网工程 | ||
美术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
公共艺术 | 金融数学 | ||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建筑学 | 应用统计学 | ||
地理信息系统 | 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工程管理 | 商务英语 | ||
工程造价 | 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
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铜陵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铜陵学院有专任教师8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8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2人,外聘教师243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1]
省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 倪国爱 | |||
工商管理应用型教学团队 | 谭艳华 |
铜陵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1]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育秀校区大门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社会保障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金融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电路》、《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会计实务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应用平台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应用型高校联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
铜陵学院学校荣誉
2009年1月,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7年6月,铜陵学院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7年,铜陵学院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1]
铜陵学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
校园夜景
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1]
2005年,铜陵学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铜陵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与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5]
铜陵学院学术研究
铜陵学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
大学南大门进口
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6]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铜陵学院科研成果
2011-2014年,铜陵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7]
2013年-2017年,铜陵学院发表专著33部,授权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8]
铜陵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铜陵学院图书馆由育秀校区和翠
图书馆
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有纸质藏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16万种,各类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7种。图书馆藏书以经济、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9]
学术期刊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10]
铜陵学院文化传统
铜陵学院校徽
铜陵学院校徽
1、校徽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校徽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校徽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校徽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11]
铜陵学院校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明德”
铜陵学院校训
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
“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
“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
“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