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湖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9.7万册、电子图书134万册;开设17个院系,开办31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有教职工1159人,其中专任教师688人;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6人。[1]。属性
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
主管部门
湖北省。类别
公立大学。湖北中医学院
1954年5月经湖北省文教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湖北中医进修学校。
校园风光
1959年1月8日,在湖北进修学校及附属门诊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中医学院。
1964年4月13日,更名为湖北中医学院。
1978年,学校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
1993年,学校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2]
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
1939年9月,成立省立护士学校。
1939年11月至1943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省立高级护士学校。
1943年5月至1944年10月,更名为省立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
1944年11月至1952年10月,更名为省立医学院附设高级医事职业学院。
1952年10月至1958年12月,更名为省武昌卫生学校。
1958年12月至1972年3月,更名为武昌药检专科学校。
1983年3月,更名为湖北省药检干部进修学校。
1983年9月,更名为湖北省药检高等专科学校。[3]
湖北中医药大学合并更名
2003年6月2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湖北中医学院、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新的湖北中医学院。
2007年,学校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3]
2018年1月,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共建湖北中医药大学协议。[5]
校园风光
湖北中医药大学办学条件
湖北中医药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共有17个院系、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1]
院系设置 | |||||
中医临床学院 | 第一临床学院 | 第二临床学院 | 第三临床学院 |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 针灸骨伤学院 |
药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检验学院 | 护理学院 | 管理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系 | 继续教育学院 | ----[6] |
本科专业 | ||||||||||
学科门类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开办时间 | |||||
医 学 及 医 学 相 关 类 | 100501k | 中医学 | 7 | 医学 | 2001 | |||||
100501k | 中医学 | 5 | 医学 | 1958 | ||||||
100502k | 针灸推拿学 | 5 | 医学 | 1983 | ||||||
100601k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 | 医学 | 2004 | ||||||
101001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理学 | 2000 | ||||||
101007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 | 理学 | 2006 | ||||||
101101 | 护理学 | 4 | 理学 | 2000 | ||||||
100801 | 中药学 | 4 | 理学 | 1971 | ||||||
100701 | 药学 | 4 | 理学 | 2000 | ||||||
100702 | 药物制剂 | 4 | 理学 | 2002 | ||||||
100802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4 | 理学 | 2004 | ||||||
100805t | 中药制药 | 4 | 理学 | 2015 | ||||||
101005 | 康复治疗学 | 4 | 理学 | 2015 | ||||||
101002 | 医学实验技术 | 4 | 理学 | 2016 | ||||||
101102t | 助产学 | 4 | 理学 | 2018 | ||||||
工学类 | 081302 | 制药工程 | 4 | 工学 | 1997 | |||||
080711t | 医学信息工程 | 4 | 工学 | 2005 | ||||||
0827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 | 工学 | 2013 |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4 | 工学 | 2016 | ||||||
管理类 | 120202 | 市场营销 | 4 | 管理学 | 2001 |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管理学 | 2002 |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管理学 | 2003 | ||||||
120601 | 物流管理 | 4 | 管理学 | 2013 | ||||||
120205 | 国际商务 | 4 | 管理学 | 2018 | ||||||
120410t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4 | 管理学 | 2018 | ||||||
理学类 | 071002 | 生物技术 | 4 | 理学 | 2004 |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4 | 理学 | 2006 | ||||||
文学类 | 050201 | 英语 | 4 | 文学 | 2005 | |||||
050262 | 商务英语 | 4 | 文学 | 2016 |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文学 | 2017 | ||||||
教育学类 | 040206t | 运动康复 | 4 | 理学 | 2014 | |||||
经济学 | 020303 | 保险学 | 4 | 经济学 | 2016[7]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优势学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1]
校园石刻(6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医学、中药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翻译[2][8]
重点学科 | ||||||||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带头人 | 备注 | |||||
国家中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伤寒学 | 李家庚 | “十一五” | |||||
中医肝胆病学 | 盛国光 | “十一五” | ||||||
中医肾病学 | 王小琴 | “十一五” | ||||||
中医脑病学 | 丁砚兵 | “十一五” | ||||||
中医传染病学 | 陈盛铎 | “十二五”培育学科 | ||||||
中医老年病学 | 甘爱萍 | “十二五” | ||||||
针灸学 | 王华 | “十一五” | ||||||
内经学 | 王平 | “十一五” | ||||||
中医诊断学 | 邹小娟 | “十二五” | ||||||
临床中药学 | 周祯祥 | “十二五” | ||||||
中药炮制学 | 刘艳菊 | “十二五” | ||||||
药用矿物学 | 黄必胜 | “十二五” | ||||||
中医护理学 | 胡慧 | “十二五” | ||||||
中医药信息学 | 赵臻 | “十一五”培育学科 | ||||||
中医文化学 | 胡真 | “十二五”培育学科 | ||||||
湖北省重点学科(群) | 中医学 | 王华 | “十二五”优势学科 | |||||
中药学 | 郑国华 | “十二五”特色学科 | ||||||
护理学 | 胡慧 | “十二五”培育学科 | ||||||
中医传承与创新学科群 | 王华 | “十三五”省级学科群 | ||||||
中药发掘与产业发展学科群 | 郑国华 | “十三五”省级学科群[9] |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159人,其中专任教师68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
西门
27人;拥有中国国医大师2人,中国全国名中医1人,中国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3人,中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4个;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5人,“楚天学子”3人;“杏林英才专项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2人;中国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湖北中医大师8人,湖北中医名师14人,湖北省中青年名医6人;武汉中医大师4人,武汉中医名师4人,武汉中青年中医名医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1]
类别 | 姓名 | ||
中国国医大师 | 李今庸、梅国强 | ||
中国全国名中医 | 陈如泉 | ||
湖北中医大师 | 凃晋文、张六通、詹亚华、王伯祥、李同生、张晓星、王胜利 | ||
吴寿善、姜惠中、陈如泉、田玉美、孙国杰、梅国强 | |||
湖北中医名师 | 熊昌源、王鹏、邱明义、沈忠源、张赤志、陈陶后、周安方 | ||
倪珠英、邵朝娣、李家康、王柏枝、甘爱萍、皮先明、邱幸凡、刘克忠[10] | |||
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 | 张国军[11]、马元春[12]、余维川[13] | ||
湖北省教学团队 | 伤寒论教学团队 |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 | |||
中药资源与中药鉴定教研团队 |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
重点专科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建有5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
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肾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针灸科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肝病科、肾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针灸科、骨伤诊疗中心、妇产科、推拿康复科等
湖北省重点专科:骨伤诊疗中心、妇产科、推拿康复科、心血管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肿瘤科、外三科、儿科、眼科、皮肤科、老年病科[14]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
校园风光(13
截至2015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4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7]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
湖北省品牌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药学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医学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市场营销[7]
精品课程 |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针灸学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黄帝内经养生概论 |
省级精品课程 | 中药鉴定学、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 药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子诊断学等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分子诊断学、医疗市场营销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等 |
教学成果
学校部分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 |||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年份 | |
中药性状鉴别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1年 | |
高等院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 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 2004年 | |
自主办学 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 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 2004年 | |
助教型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医伤科学”教学的初步探索 | 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 2004年 | |
中药鉴定学系列cai教学课件的研制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5年 | |
中医内科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5年 | |
中药真伪鉴别 | 湖北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 2005年[15] |
教学、实习基地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26所教学医院、39所实习医院、29个教学基地、40个合作实习点。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各市、州、县,涉及高等院校、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医药公司、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等不同性质单位。[16]
类型 | 单位名单 | |||
教学医院 | 荆州市中心医院 | 武汉市汉阳医院 | ||
东风总医院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 | |||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 |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 |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黄冈市中医医院 | |||
十堰市人民医院 | 宁波市中医院 | |||
随州市中心医院 |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 |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 鄂州市中心医院 |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武汉市武昌医院 | |||
武汉市第八医院 | 汉川市人民医院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 咸宁市中医医院 | |||
武汉市普爱医院 |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 |||
长江航运总医院 | 汉川市中医院 |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 |||
实习医院 | 大冶市中医医院 | 通城县中医医院 | ||
应城市中医医院 | 阳新县中医医院 | |||
孝感市中医医院 | 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 | |||
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 | 老河口市中医医院 | |||
宜城市中医医院 | 台州骨伤医院 | |||
天门市中医医院 | 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 |||
公安县中医医院 |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 |||
黄梅县中医医院 | 武汉市普仁医院 | |||
武汉市第五医院 |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
汉川市中医医院 |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 |||
红安县中医医院 |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 | 潜江市中医院 | |||
洪湖市中医医院 | 咸宁市麻塘风湿病医院 | |||
云梦县中医医院 | 郧县中医医院 | |||
随州市中医医院 | 宜都市中医医院 | |||
浠水县中医医院 | 赤壁市中医医院 | |||
武穴市中医医院 | 钟祥市中医院 | |||
松滋市中医医院 | 武汉紫荆医院 | |||
远安县中医医院 | 舟山广安骨伤医院 | |||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 南漳县中医医院 | |||
教学基地 |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 ||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 |||
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 | |||
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临床检验中心 | |||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先声药业 | |||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 | |||
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九州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迪安兰青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 | |||
庐山植物园 | 武汉市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 | 武汉艾迪康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 武汉市华大基因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武汉分公司 | 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武汉市武昌区法院 | 武汉市心和堂中医门诊部 | |||
武汉市洪山区法院 | ----------- | |||
合作实习点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广东省邮电医院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武汉远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宜昌人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江西汇仁集团 | |||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 李时珍制药集团 |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
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 |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 | |||
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 | 深圳恒生医院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 |||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 |||
湖北省肿瘤医院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武汉市第七医院(亚心七医院) | 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武汉市石化医院 | 硚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武汉市汉口医院 | 江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 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深圳东湖医院 | 青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 -----------[17]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拥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6]
直属类别 | 医院名称 | |
直属附属医院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 | |
非直属附属医院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职业病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中医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宜昌中医医院(宜昌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荆州中医医院(荆州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黄石中医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十堰中医医院(十堰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仙桃中医医院(仙桃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荆门中医医院(荆门市中医医院) | ||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鄂州中医医院(鄂州市中医医院)[16] |
湖北中医药大学获得荣誉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连续两届荣膺中国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七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1]
校园风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术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建有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ⅲ级实验室、5个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实验室。学校是中国十大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是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建设单位”;是中国国家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中国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18]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药复方与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性痴呆(醒脑益智)重点研究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ⅲ级实验室 | 中药化学科研三级实验室 |
中药药理学科研三级实验室 | |
中医药实验中心 | |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老年病中药新产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针灸治未病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 |
湖北省研究中心 |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
湖北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中药保健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 |
湖北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研发推广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药工程研发推广中心 |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 |
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市中药创新与规范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市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武汉市技术中试平台 | 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平台 |
共建实验室 | 湖北中医药大学与湖北福人药业共建中药研究实验室[19] |
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成就
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4-2017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科技经费共13828.3万元,科技课题共1123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3372篇,成果获奖12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
学校2014-2017年科研经费与成果 | |||||
年份 | 科技经费 | 科技课题总数 | 学术论文 | 成果授奖 | |
2014年 | 3678.3万元 | 281项 | 1040篇 | 1项 | |
2015年 | 3303.6万元 | 280项 | 875篇 | 3项 | |
2016年 | 3341.8万元 | 251项 | 676篇 | 3项 | |
2017年 | 3504.6万元 | 311项 | 781篇 | 5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 | |
表中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20] |
部分重大科技成果奖 |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所获奖励类别 | 奖励时间 | ||||||||||||||||
“双固一通”针灸法效应 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5年 | ||||||||||||||||
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 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 2015年 | ||||||||||||||||
“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5年 | ||||||||||||||||
中草药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体系 |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湖北中医药大学 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澳门大学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 | 2016年 | ||||||||||||||||
保健酒现代制造 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劲牌有限公司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烟台良荣机械精业有限公司 | 湖北省科技 进步一等奖 | 2016年[21]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9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图书馆共有纸质藏书149.7万册,古籍文献1.8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1千余种,以医药卫生及相关的生物科学为重点,兼收其他各类资源;拥有有134万册电子图书和38种电子资源。[22]
学术期刊
《湖北中医杂志》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23]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旨在报道学校及各教学医院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4]
校园风光
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交流
学校是中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大学、医疗机构和专业团体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有“一带一路”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1]
国际合作
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化传统
湖北中医药大学形象标识
校徽
1.图案外形:整体为圆型图案,分外圈和内圈。外圈部分为中英文校名,上为中文校名,下为英文校名;内圈部分为方型主体建筑图案。
2.图案内容:外圈上部为中文校名,外圈下部为英文校名。内圈为校大门和图书馆正立面图案,下有“1958”字样,代表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年份。
校徽文字
校旗
旗面为红色,图案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组成。旗面正中为湖北中医药大学中文及英文校名,左上角为校徽。[25]
湖北中医药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勤奋求实、发掘创新[25]
时珍精神:求真求实、精勤博极[1]。。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2个
院系设置
中医临床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针灸骨伤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等17个院系
校 训
勤奋求实、发掘创新
校 歌
《湖北中医药大学校歌》
校庆日
每年11月8日
地 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黄家湖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特1号(昙华林校区)
院校代码
10507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截至2018年6月)。简 称
hbucm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医药类
属 性
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
主管部门
湖北省
本科专业
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