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安徽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的最新动态,查看安徽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安徽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将1928年4月在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作为建校开端。1958年,现安徽大学以合肥大学、原安徽大学物理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4-5]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是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3]。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3个
国家重点学科
2个
院系设置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等
校 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校 歌
《安徽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16日
地 址
龙河校区: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磬苑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史河路校区:蜀山区史河路8号
泗州路校区:瑶海区泗州路40号
知名校友
张平、骆惠宁、六六、汪静、汪旭光、葛长伟、顾又铭、许刚、夏柏等。简 称
安大
创办时间
1928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综合
属 性
211工程
省部共建高校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主管部门
安徽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仁群
校长:匡光力。属性
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主管部门
安徽省。办学条件
安徽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安徽大学有26个院(系、部),开设95个本科专业。[15]
院系 | 专业 |
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金融数学 |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路与新媒体 |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统计方向)、生物工程、生态学 |
安徽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历史学 |
安徽大学哲学系 | 哲学、应用心理学 |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出版学、数字媒体技术 |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 |
安徽大学商学院 | 会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
安徽大学法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 档案学、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 |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戏剧影视导演、音乐表演 |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测绘工程 |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 |
安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
大学外语教学部 | |
体育军事教学部 | |
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 |
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安徽大学国际商学院 | 会计(专科,中英合办)、金融管理与实务(专科,中英合办) |
外国语言文化教育中心 | |
安徽大学软件学院 | |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16-18] |
安徽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19]
博士后流动站
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④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⑤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⑥材料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⑧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
⑨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⑩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⑪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⑫数学博士后流动站
⑬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20-21]
重点学科 | |||
国家重点学科 | |||
汉语言文字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省级重点学科 | |||
中国哲学 | 外国哲学 | 政治经济学 | 金融学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经济法学 | 文艺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 | 新闻学 | 历史文献学(含古文字学) | 专门史 |
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理论物理 | 无机化学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态学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电路与系统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企业管理 |
科学与技术 | 截至2013年,资料来源:[22] |
安徽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 |||
序号 | 学科门类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1 | 哲 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 |
2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3 | 法 学 | 法学 | 法学理论 |
4 | 法律史 | ||
5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6 | 刑法学 | ||
7 |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 ||
8 | 诉讼法学 | ||
9 | 经济法学 | ||
10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11 |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
12 | 军事法学 | ||
13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14 | 文 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
15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16 | 汉语言文字学 | ||
17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18 | 中国古代文学 | ||
19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20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 ||
2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22 | 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23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
24 | 历史地理学 | ||
25 |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 ||
26 | 专门史 | ||
27 | 中国古代史 | ||
28 | 中国近现代史 | ||
29 | 理 学 | 数学 | 基础数学 |
30 | 计算数学 | ||
31 | 应用数学 | ||
32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33 | 化学 | 无机化学 | |
34 | 分析化学 | ||
35 | 有机化学 | ||
36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
37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38 | 生态学 | 生态学 | |
39 | 统计学 | 统计学 | |
4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41 | 工 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42 | 材料学 | ||
43 | 材料加工工程 | ||
44 |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 物理电子学 | |
45 | 电路与系统 | ||
46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47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4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49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截至2011年8月,资料来源:[23] |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 |||
序号 | 学科门类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1 | 哲 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 | 中国哲学 | ||
3 | 外国哲学 | ||
4 | 逻辑学 | ||
5 | 伦理学 | ||
6 | 美学 | ||
7 | 宗教学 | ||
8 | 科学技术哲学 | ||
9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10 | 经济思想史 | ||
11 | 经济史 | ||
12 | 西方经济学 | ||
13 | 世界经济 | ||
14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
15 |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 |
16 | 区域经济学 | ||
17 | 财政学(含∶税收学) | ||
18 | 金融学(含∶保险学) | ||
19 | 产业经济学 | ||
20 | 国际贸易学 | ||
21 | 劳动经济学 | ||
22 | 统计学 | ||
23 | 数量经济学 | ||
24 | 国防经济 | ||
25 | 法 学 | 法学 | 法学理论 |
26 | 法律史 | ||
27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28 | 刑法学 | ||
29 |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 ||
30 | 诉讼法学 | ||
31 | 经济法学 | ||
32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33 |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
34 | 军事法学 | ||
35 | 社会学 | 社会学 | |
36 | 人口学 | ||
37 | 人类学 | ||
38 |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 ||
39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40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4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42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
43 | 思想政治教育 | ||
44 | 教育学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
45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
46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47 | 汉语言文字学 | ||
48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49 | 中国古代文学 | ||
5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51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 ||
5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53 | 外国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 | |
54 | 俄语语言文学 | ||
55 | 法语语言文学 | ||
56 | 德语语言文学 | ||
57 | 日语语言文学 | ||
58 | 印度语言文学 | ||
59 |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
60 |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
61 | 欧洲语言文学 | ||
62 | 亚非语言文学 | ||
63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64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 |
65 | 传播学 | ||
66 | 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67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
68 | 历史地理学 | ||
69 |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 ||
70 | 专门史 | ||
71 | 中国古代史 | ||
72 | 中国近现代史 | ||
73 | 理 学 | 数学 | 基础数学 |
74 | 计算数学 | ||
75 | 应用数学 | ||
76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77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 | |
78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
79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
80 | 等离子体物理 | ||
81 | 凝聚态物理 | ||
82 | 声学 | ||
83 | 光学 | ||
84 | 无线电物理 | ||
85 | 化学 | 无机化学 | |
86 | 分析化学 | ||
87 | 有机化学 | ||
88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
89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90 | 生物学 | 植物学 | |
91 | 动物学 | ||
92 | 生理学 | ||
93 | 水生生物学 | ||
94 | 微生物学 | ||
95 | 神经生物学 | ||
96 | 遗传学 | ||
97 | 发育生物学 | ||
98 | 细胞生物学 | ||
99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100 | 生物物理学 | ||
101 | 生态学 | 生态学 | |
102 | 统计学 | 统计学 | |
10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104 | 工 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工程 |
1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106 | 材料学 | ||
107 | 材料加工工程 | ||
108 |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 物理电子学 | |
109 | 电路与系统 | ||
110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111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112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113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114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115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116 | 系统工程 | ||
117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118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1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12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121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 | |
122 | 化学工艺 | ||
123 | 生物化工 | ||
124 | 应用化学 | ||
125 | 工业催化 | ||
126 | 环境科学与工程 (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 环境科学 | |
127 | 环境工程 | ||
128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129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130 |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
131 | 旅游管理 | ||
132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133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
134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 ||
135 |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 ||
136 | 社会保障 | ||
137 | 土地资源管理 | ||
138 |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图书馆学 | |
139 | 情报学 | ||
140 | 档案学 | ||
141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 | 音乐学 |
142 | 舞蹈学 | ||
143 | 戏剧与影视学 | 戏剧戏曲学 | |
144 | 电影学 | ||
145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
146 | 美术学 | 美术学 |
截至2011年8月,详情请参阅:[24]
安徽大学师资力量
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8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4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名,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5名,入选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5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2名,入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4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15]
国家级教学团队[25-26]
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 | 黄德宽 | 2008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 杜先能 | 2010 |
安徽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考古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27]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28]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电工电子、新闻传播、基础化学、基础生物、会计[29]
精品课程 | ||||
国家级 | 新闻学概论 | |||
省级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英语语言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新闻学概论 |
经济法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
校级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英语语言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新闻学概论 |
经济法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行政管理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
截至2013年,资料来源:[30] |
安徽大学学术研究
安徽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学校建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
安徽大学科研机构 |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徽学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
计算机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 |||
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 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 |||
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 |||
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 | |||
财政税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工业节电与电能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
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安徽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健康科学研究院 | |||
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 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31] | |||
安徽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32] |
安徽大学科研成果
2005年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27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327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236项,争取横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发表学术论文7150篇,sci、ei、stp收录论文数771篇,出版著作619部;鉴定、评审科研成果121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科研奖励97项,授权专利15项。
根据汤森路透集团2012年发布的esi数据显示,安徽大学化学学科、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反映了安徽大学在这两个学科领域成果丰硕。[33]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1065个,安徽大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 论文总数为680篇、排名667位,总被引频次4515次、排名902位。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763个,安徽大学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论文总数为716篇、排名588位,总被引频次为4875次、排名757位。[34]
安徽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全校各种纸质文献约270万册(件),其中图书馆入藏有中文图书约210万册、外文图书20余万册、古籍线装书约13万册、合订本报刊近20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688部9752册(部分为珍本和孤本),还收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类
安徽大学(17
书。图书馆入藏有中外文报刊9000余种,其中解放前报刊670种,核心期刊约700种。
入藏中文电子图书56.2万种,112.4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多种(其中现刊3000余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国内外数据库系统30多种(按出版商计算)。其中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ebsco、springer-link、pqdd(北美博硕士论文库)、部分美国学协会数据库和john wiley数据库、oclc基本组数据库、ba、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国研网等。[35]
学术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
学报
,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36]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以下十余种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37]
安徽大学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截至2013年,学校与马里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哥廷根大学(goettingen univer
安徽大学黄德宽会见加拿大驻沪总领事
sity)、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等美、英、德、日国家和地区的近9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先后主办或承办15次高水平国际和区域学术交流会议;共有287人次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进修、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是22个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和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的巴库大学建立孔子学院。[15]
安徽大学文化传统
安徽大学校徽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
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
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8]
安徽大学校训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8]
安徽大学校歌
安徽大学校歌于1933年创作,由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先生作词,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萧友梅先生作曲。
歌词: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8]
安徽大学学校领导
主要领导 |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仁群 | |
校长 | 匡光力 | |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 王群京 |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胡小松 | |
副校长 | 虞宝桃、俞本立、薛照明、程雁雷[38] |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张平、骆惠宁、六六、汪静、汪旭光、葛长伟、顾又铭、许刚、夏柏等。